“十七大”召开以来的五年,是我市公立医院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活力发展的五年,也是钢城人民实实在在享受公立医院改革带来实惠的五年。
相比五年前,截至2011年底,市立医疗集团实际开放床位从1200张增长到1600余张,门诊总量由77 .9万人次增加到108.6万人次,住院人次由2 .7万人次增加到4 .9万人次,手术台次从7825台增加到1 .3万余台;平均住院日由12 .28天下降到10 .09天,药占比从49 .9 %下降到39 .3 %;医疗纠纷数下降51 %,赔偿金额比下降61 %;国家级重点专科增至3个,省级重点专科增至5个,市级重点专科增至12个——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以前看什么病都要去大医院,还排老长的队,麻烦;现在,只要是小病,都在社区里看,方便!”霍里街道居民陶元春刚刚在街道卫生院抽完血,他的血液样本很快就会由专车送到市立医疗集团的临床检验中心。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检测结果在集团内各医院间还可互认,既方便又节约,这让陶元春很高兴。
城市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牵手”、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制度、打造“农村15分钟、社区30分钟医疗服务圈”……这些,仅是“十七大”召开以来我市公立医院改革成就的一个缩影。
回望刚刚走过的五年,我市公立医院改革经历了一次精彩的嬗变:市人民医院和市传染病院门诊楼拔地而起,市中医院南迁工程一期建成使用,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楼改扩建项目和当涂县医院易地新建项目即将建成并惠及市民……
2008年以来,市立医疗集团积极实施“纵向一体化”医疗卫生管理模式,城市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康复、护理方面加强协作,先后承办、接管、帮扶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乡镇中心卫生院、1家县人民医院。
2009年起,集团利用人、财、物统一管理的体制优势,对下属各医院的学科、人员及设备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先后成立临床检验中心、药品器械采购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康复医学中心、儿童医学中心、骨科中心、心脏中心等,归并了之前分散在各家医院的职能,形成了集团优势。
今年初,市政府出台实施意见,对集团下属4家医院试点运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对市人民医院209种、市妇幼保健院207种、市中医院155种、市传染病医院164种基本药物进行成本价销售。4月,再次将《安徽省基本药物补充药物招标目录》中的一部分药物品种纳入“零差率”范畴。
为了让基本药物以外的六大类高值耗材最大限度降低价格,集团实行集中招标采购。据了解,六大类高值耗材让利幅度为5 %至40%不等,平均降价14%,直接让利患者达170万元。
此外,集团还建立起药品器材物流配送中心,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实现医院药品“零库存”,避免了运行成本被间接转嫁,切实减轻了患者负担,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