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剧院上演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县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拔地而起,文化品牌《陋室文学》文学季刊影响日益扩大,“水上大舞台”、“桃花坞广场大舞台”等文化惠民平台“精品剧目月月看,群众文化周周演”……近年来,和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日益闪耀出更加夺目的文化光彩。
工业的长足发展让和县壮大成为一个有较强经济实力的现代工业大县,也为和县文化建设提供了自信的底气和自觉的动力。文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和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和窗口。“一个文化与经济双轮驱动、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共同提高的城市,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城市。”和县县委书记吴桂林说。
借智工业思维谋划文化发展。和县创造性地将“工程”理念,运用到各项文化建设中。县领导牵头,以工程指挥部的形式,用项目管理的办法,将工作细化、量化。为开发“天下第一汤”——香泉,该县先后投入数千万元,对香泉现有景区的停车、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建,按照仿古设计,重塑昭明太子像,重建昭明塔、昭明书院和洗沁亭。同时加大路网改造力度,将西埠至香泉12公里沙石路改造为双向四车道标准化公路,彻底改善了旅游景区的交通条件,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到2015年,香泉将建成国家级4A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
和县在打造北部山区180平方公里的旅游文化景区外,还在历阳镇建设由陋室、文庙、镇淮街、四牌坊、文昌塔等组成的古文化一条街,使历史文化名城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在和县各个乡村,各类业余文艺团队从几年前的几支壮大到近百支,从业人数近千人;“和州百村百戏”、“历阳文艺会演”等乡土品牌文化活动每年演出10多场,从而丰富和提升了和县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