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为文张晓麟率团赴湖南长沙、株洲两市学习考察

作者:孙军
内容:

     7月10日至11日,市委书记郑为文、市长张晓麟率市党政代表团前往湖南省长沙市和株洲市学习考察“两型”社会建设及工业转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城乡统筹发展情况。市领导訾金雷、靳林春、魏尧、苏从勇、季翔、张昔林、徐业志,市委秘书长张东明、市政府秘书长杨勇义及县区、开发园区、新区、市直相关部门和部分企业负责人参加了考察。

  盛夏时节,三湘大地极目天舒,芙蓉国里生机勃勃。长沙是驰名中外的历史古城、文化名城、革命圣城、山水洲城,更是一座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城”。近年来,长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勇当“领头雁”,担当主力军,在中部地区和省会城市的激烈竞争中争创优势、争先进位,谱写了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新篇章。在产业发展方面,壮大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支柱产业,培育发展了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在城市建设方面,积极推进城市发展从形态架构向承载功能转变、从规模扩张向集约发展转变、从政府主导向市场运作转变,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承载功能不断加强、品位形象不断提升;在城乡统筹方面,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近年来,该市先后荣获了中国十大活力城市、十大创新能力城市、十大最具软实力城市、十大创业城市和十大品牌城市等荣誉称号。2011年12月,长沙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我市党政代表团在长沙先后考察了三一集团、山河智能、红太阳光电、中联重科、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规划展示馆、宁乡县关山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梅溪湖国际服务区。长沙市近年来在深化各项改革、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壮大经济实力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代表团成员表示,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机遇期,要把长沙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去,坚定稳增长、促发展的信心,全力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努力抓好“三件大事”,加快建设“四个中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开创我市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长沙期间,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长沙市市长张剑飞、市委副书记张值恒等会见我市代表团成员或陪同考察。陈润儿在会见时说,马鞍山是一座富有生机、十分美丽的城市,文化积淀深厚,产业基础雄厚,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城市充满活力。近年来,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勇于进取奋发作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雄厚的实力、快速的发展、文明的形象闻名遐迩。长沙市是一座发展新城,山水洲城。近年来长沙不断创造新的途径,谋求跨越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局面。希望以此次考察为契机,加强两地的合作和交流,推动两地经济社会更快发展,为促进中部崛起共同努力。

  郑为文说,这次学习考察触动很大、收获很大。长沙的发展可用“高、大、新、深”四个字来描述。“高”,即长沙发展定位高、发展目标高,通过“两型”社会建设,实力更加雄厚、城市更加宜居、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幸福。“大”,即发展气魄大、手笔大。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企业发展,都充满生机和活力,特别是沿江建设、跨江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化率大大提高。“新”,即不仅城市面貌新,而且发展路径新、模式新、理念新,发挥了示范作用,形成了带动效应。“深”,即在城市加快发展的同时,还深入到农村,通过城乡统筹发展,资源要素向农村积聚、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乡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马鞍山和长沙共饮“两江一水”,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前,马鞍山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产业转型、城市转型,还是稳增长、促发展,长沙的经验都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和促进。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长沙市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株洲,古称建宁,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株洲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株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深入持久地打好城市提质、园区攻坚、旅游升温“三大战役”,大力实施科教先导、产业转型、城镇带动、民生优先“四大战略”,加快建设智慧株洲、实力株洲、绿色株洲、幸福株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工业转型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成“四城三基地”,推进“5115”工程,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加快建设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在城市管理上,建立了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数字城管三大平台,实现了“运营市场化、管理网格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在城乡统筹上,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同治,开展“四清三基二统一化”行动,营造了优美的城乡环境。

  在株洲期间,株洲市市长王群、株洲市委副书记阳卫国等陪同我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考察了云田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和研究所、北京汽车株洲基地、株洲市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湘江综合治理、株洲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和神农城。一路听一路看,代表团成员认为株洲的城市发展定位、城市建设管理、城乡统筹发展深入贯彻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株洲的火车头精神。代表团成员表示,要在建设宜业宜居宜游、拥江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过程中,认真学习借鉴株洲市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把马鞍山建设得更加美好。

  在考察之后召开的两市交流座谈会上,王群说,马鞍山经济运行质量好,在长三角和皖江经济带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马鞍山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加快推进城市化,在“两化”互动中加速城市转型,经验十分值得株洲学习。希望双方加强联系沟通,发挥各自优势,扩大交流合作,推动两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张晓麟说,这次到株洲市学习考察,不仅学到了精神和理念,还学到了创新的办法和举措,虚实结合、收获很大。株洲产业转型,转得快转得彻底,企业充满生机,城市充满活力。特别是株洲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理念十分超前,城市建设做到了规划主导,规划做到了自己主导,建设眼界宽手笔大;城市管理精细,城乡同治,美好乡村初现雏形。希望两市不断加强学习交流,共谋合作发展。

  为提升学习考察的实效,我市先期派出了工业转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城乡一体化三个小组,与长沙市、株洲市进行了深度学习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