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阴阳合同” 我有“黑脸包公”——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开创“马鞍山模式”

作者:孙军
内容:

      “2010年,某房地产开发项目一、二期部分房产销售价格认定为5041万元,仅此一项就为马鞍山市地税局增加稽查收入590万元,市国税局增加税收140万元。”8月8日,马鞍山市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主任张毅为记者举例道。张毅提到的增加税收、公平税赋的举措,就是目前被国家发改委高度赞誉,并要求全面推广的涉税财物价格认定“马鞍山模式”。

  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是指价格认证中心对税务机关在征税过程中出现的价格不明、价格有争议的情况进行计税价格认定的行为。据介绍,存量房交易潜规则中往往存在“阴阳合同”现象,即当事人在向财税征管部门缴纳税款时,申报的成交价格往往低于实际成交价格,致使国家税收大量流失。马鞍山市价格认证中心主动与税收征管部门联系沟通,于2006年底正式启动了存量房税基价格认定工作。

  据了解,马鞍山市价格认证中心制定了完善的存量房交易价格认定操作规程,另一方面建立了存量房交易计征价格认定争议调解和释疑解惑工作机制。据统计,“马鞍山模式”自推行以来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完成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认定107件,增加税收88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