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居民收入倍增规划指标完成超序时进度

作者:孙军
内容:

       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是我市在“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实现“五年倍增”的各项具体目标,我市紧紧围绕“就业提升、创业富民、民生普惠、财富增值”四大工程,强力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工作,目前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绝大多数超序时进度。

  据市财政局倍增办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倍增规划的核心指标进展具体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71元,比去年同期净增2190元,增长率为14.2%,略低于“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划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14.5%的要求,但基本与我市的总体经济形势的发展保持一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常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131元,比去年同期净增1226元,增长率为25%,比“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划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14.9%的要求高10.1%。

  增收性指标中,城市低保标准(现户月人均365元)、农村低保标准(现户年人均3480元)、农村五保供养平均标准(现户年人均2805元)等各项救助标准年增幅均达到10%以上,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达79.17%,两项均超过全省今年的目标任务。同时,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80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9005人。城镇职工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5%、70%的年度目标。新农合共支付补偿金22301.51万元,共计补偿1219409人次,受益率为88.62%。另外完成新型农民培训9585人等6项工作正在推进中。值得一提的是,为促进增收,我市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帮扶,年初即出台《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整合完善我市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和推动全民创业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采取税收减免、规费减免、就业补贴、培训补贴等措施强化政策扶持的力度。而为方便中小微企业及时了解财税、人力资源、融资、企业发展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我市及时编印了《马鞍山市中小微型企业政策汇编》。为加强对八类人员的技能培训,促进其就业创业,6月底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截至目前,我市共出台涉及促进就业、扶持创业、完善社保、财税支持等多方面促进增收的政策50多条。

  据介绍,今后一段时间,我市的倍增工作将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首先就是要加快各项涉农产业建设,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具体将突出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242”转型倍增计划,做大做强本地特色产业,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其次是要提升就业服务,加快城市居民增收步伐。其中将着重围绕项目推进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围绕充分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素质,加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并做好重点人群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