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灯结彩的售楼部、密密麻麻的人群、销售人员声嘶力竭的讲解、高音喇叭不断的播放成交信息……这些原本让人非常熟悉、隔三差五就会有个项目大搞一盘开盘活动,似乎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已经很难再看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低调、平静的内部认购专场,只有销售人员与认筹客户的一对一贴身服务,连开盘仪式都省了。
当初:开盘仪式风风火火
遥想当年,开盘都是一件轰轰烈烈的事,售楼部人头攒动,有时候可以聚集到上千人,需要开发商出动遮阳大棚,移居室外,现场通过排队依次选房,购房者手里拿着户型图、价格单,翘首以待;善于煽动气氛的DJ不断地报告着一套套房子被售出的消息,每一声“恭喜业主某先生”都如同重锤敲打在还没能进入选房区的VIP客户的心中;媒体的长枪短炮也对准销控区,第一时间记录着“2小时售罄”、“产品加推”的热闹场面;要安排好保安维持现场秩序,等候区、销控区、签约区、财务区,各司其职,一个都不能乱;现场的营销负责人忙得团团转。
现今:马鞍山多家楼盘低调开盘
市民刘女士今年开始她就准备在城南某楼盘买一套房子。四月初在多个项目都有登记的她,六月之后频频接到不同楼盘打来的电话,告知她“已经开盘了,可以来现场选房”。这让一直关注楼市的刘女士非常意外,“之前说的开盘时间一直很模糊,突然说开盘就开盘了。”市民张小姐也表示,开盘当天有不少买房人跟自己一样,是带着疑惑的态度来到售楼处的。不久前,位于当涂的一家楼盘也选择了“低调开盘”,在开盘当天,该售楼中心只允许提前排号的购房者凭购房意向书进入,为了阻止“凑热闹”的看客,几名护卫、保安在门外把守,并且表示推盘不对媒体开放,看来“低调”成了各家开发商一致的共识。[page]
市场转好 调控未放松 低调开盘更合适宜
近期开发商频频低调开盘的做法可以看出,此前中央督察组调查市场约谈开发商足以表明严格执行调控态度明确,开发商纷纷响应号召的同时也是害怕中央再有严厉举措。眼下只有与政策方针保持一致,放低姿态,以优惠、打折等来拉动销售,确保资金链正常运转。而且“目前市场风向还不明朗,低调开盘的主要原因是对于开盘销售没有把握。”低调开盘可以考察意向客户真正的购买意愿,检测销售价格的吸引力。也有人认为低调开的另一个原因也是现在市场火了,蓄水客户的数量要远远多于推出的房源量,所以开发商心里也不得不低调。综合分析以上多个楼盘的低调策略,不难发现,“低调”渐渐成为部分房企明哲保身之道。先低调开盘销售,然后根据销售情况再做定夺,可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后市中保持更多主动权。
选择低调开盘的理由
理由一:保证口碑
在目前市场情况下,公开开盘对于开发商的压力非常大,一旦成交情况不容乐观,经前来采访的媒体曝光之后,将在买家心中产生不良影响,之后的营销过程将更加艰难。而暗开盘作为非常时期的非常行为,则可以避免这类问题。而低调开盘营造出一种认筹客户内部优先认购的场景,在开盘时形成VIP专场,折扣往往相当吸引,前来购买人群当中不乏内部关系客户,由于价格没有公开,即便远低于市场售价,也不会给人以降价促销的印象。这样既能带给认筹客户“优越感、占便宜”的感觉,又能将销控现场的表现控制在少部分人群中,即使开盘销售不理想,也可解释为只供内部认购,尚未全面开售。一方面,避免了大规模开盘仪式后,购房者人丁寥落的尴尬;另一方面,开发商也可以重新调整销售步伐和销售战术,在短时间内组织力量再度开盘。这样一来,开发商一直努力营造的“销售业绩良好”的口碑不至于遭到严重损害,销售速度掌握在开发商手中。
理由二:扰乱对手
如果同一个区域内有产品、价格、总量都类似的同类型产品的话,这些同类型项目的营销人员总会互相“刺探军情”,了解对方一举一动,制定出自己项目的营销方案,主旨一般有两个:一是避开对方锋芒,二是利用更具诱惑力的价格去与对方争夺客源。而对手不知道你是否开盘、什么时候开盘、开盘时卖什么价时,就有种“我暗敌明”的感觉,让对手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部署,起到狙击对手的作用。在马鞍山,也不时会发生同一区域内两个项目,甲项目开盘,乙项目到现场拉客,两个项目的销售人员吵起来甚至要打起来的“新闻”,而低调开盘正好避开了对手的滋扰。
理由三:灵活定价
低调开盘只面向前期认筹的VIP客户,一般普通市民无法及时得到销售消息,因而,在只面对认筹客户的开盘现场,开发商可以对销售价格实行较大优惠。这样一来,开发商的后续定价会更为灵动:如果开盘时销售理想,开发商可以以“前期是认筹客户优惠价销售”的理由进行提价,既可“回报”客户又能促使新客户迅速决定;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并非第一次开盘的项目来说,“认筹客户优惠价格”也“堵住了一帮旧业主的嘴”,不至于因为前后售价悬殊而面临被“砸售楼部”或被要求退房的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