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广州二手楼市进入观望期 改善型顾客仍唱主角

作者:魏莹
内容:

 

  刚刚过去的8月二手楼市,用业内人士的总结是“量跌价微涨”。从近几个月以来的市场走势和政策运行情况来看,传统的“金九银十”在今年恐难再现,买家依然以观望为主。记者了解到,8月份二手房成交均价为7060元/㎡,与7月份的6952元/㎡相比增多了108元/㎡,升幅为1.55%。在9月份的市场运行中,业界预测仍然将是改善型顾客为主角。

  购房者进入观望期

  来自四川的公司职员张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从今年年初就在考虑卖掉自己手上的单身公寓,进而换一套大一些的、适合三口之家生活的三居室,但是,调控政策的出现和价格走势不定,让他一直处于观望态度。张先生的观望行为在东莞中心区的顾客中很有代表性。

  来自金信联行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一手楼市为了抢占“十一”市场,已采取提前出货策略。而在二手楼市方面,购房者开始进入观望期,使成交量未能再次升高。

  纵观整个8月东莞二手楼市,中心区二手房成交量无论环比还是同比均小幅上升,在总体上尚算稳健。“近几个月楼市的持续回暖,使得东莞二手房成交均价从7月份开始稳中有升。8月份二手房成交均价为7060元/㎡,与7月份的6952元/㎡相比增多了108元/㎡,升幅为1.55%。”金信联行市场部有关负责人认为,这种势头在近期内很有可能会维持。

  改善型二手房成交易主体

  记者从多家中介机构调查了解得知,低价房在最近成为市场最不受欢迎的产品。金信联行有关负责人说,8月份单价在5000元/㎡以下的单位成交量几乎没有,而另一方面,五房以上的豪宅单位成交增多,致使价格出现小幅上涨。

  “从成交户型来看,8月份三房单位成交量有所下降,为40%,比上月减少了8%;二房单位反而增多了6%。”中介人士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在于第一次置业的顾客处于观望中的越来越多,改善型顾客成交易主体,投资型顾客有所抬头,这种情况在以后的交易中还会持续。

  根据置业次数划分,8月份首次置业比例为72%,与7月份相比减少了3%。在付款方式上,选择一次性付款的顾客在8月份有所增加,选择银行按揭贷款的顾客比7月份减少了10%。“选择一次性付款的比重为35%,与上月相比增多了14%。”中介机构负责人表示,这是一些手上有闲置资金的人士选择购买房产保值的做法。

  预测:投资型置业者加快入市

  业界人士认为,近期二手市场上,刚需仍然是东莞二手楼市的成交主力,改善型置业者保持一定比例,而投资型置业者入市步伐加快,从8月份延续了6、7月份的旺销状态可以得出分析结论,虽然成交略有下降,但整体稳定。9月份实施的新普宅标准,对于楼市是利好消息,但接下来的楼市传统旺季“金九银十”是一手盘推货的黄金期,预计会分流部分二手房客户。因此二手房市场难言“金九银十”。此时一手楼盘附近的二手楼盘,无论成交量还是价格,或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因而有意出售物业的业主应该根据市场形势合理定价,实现快速销售。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二手楼市将会保持基本稳定。

  二手房市场资深分析人士罗平认为,近几个月来,东莞二手房成交均价一直表现平稳,上下幅度较小。8月份成交单位单价均在5000元/㎡以上,表明随着楼市的回暖,购房者对于房价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豪宅单位成交拉高了8月份的成交均价,预计9月份价格或会略有下降,但幅度不大。

  在租赁市场方面,8月份成交量冲高后出现正常回落,但由于处于暑期租赁高峰,仍然有不俗的成绩,比去年同期增多了两成。而9月份各大高校已开学,学生毕业潮和到期换租客户也在此前两月得到逐步消化,市场新增需求减弱,9月租赁成交量或会进一步回落,租金回归正常水平。

  此外,国务院从7月下旬开始,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的楼市调控政策开展了专项督查,对地方一些执行不到位的做法给予了明确警示,以此再次申明了房地产紧缩政策调控的方针,如果房价反弹态势明朗,中央政府肯定会果断出手。因此可以推断,房价在短时间之内不会有大幅上扬的空间。

  数据

  大户型成近期

  市场交易主角

  8月二手地产成交平稳,在结构上却出现了一些变化,首次置业者比例为72%,与7月份相比继续减少了3%。二次置业者比例也由20%降至15%;三次以上置业比例则占13%,比上月增多8%,投资型需求有抬头迹象。在选择的付款方式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56%是通过银行按揭付款,环比减少10%;选择一次性付款的比重为35%,与上月相比增多了14%;而公积金贷款比例也由13%减少至9%。

  8月份与7月份成交量同比略有下降,销售套数无论环比还是同比均小幅下跌了5%。成交价格区间与上月不一样,8月份成交价格区间占比最多的是60万~80万元单位,由25%升至35%,跃居首位;45万~60万元单位,占比为18%,环比下降10%。80万~120万元单位占17%,减少5%;紧接着是35万~45万元单位占14%;120万元以上单位占比与上月基本相同,占一成左右。

(来源:马鞍山易房网 www.0555yi.com  马鞍山 房地产 二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