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保障房准入退出机制重要的是有效行动

作者:efangadmin
内容: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有关单位于11月中旬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09-2010)》,对我国2009年—2010年住房市场走势、房价、尤其是弱势群体住房依然严峻的分析,使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保障房建设上来。而之前十几天,全国人大的一份关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央预算安排的重大公共投资项目中,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进度缓慢,截至8月底,仅完成投资的394.9亿元,完成率为23.6%。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已成为各地百姓的热望。

    经过多年实践,目前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形成由经适房、两限房、廉租房、公租房建设为主要形式的建设格局,以求更加有效地对不同层次低收入者进行帮助。由于资源有限,保障性住房的准入与退出机制,一直是触动公众神经的敏感问题。

    之前,无论是茅于轼先生“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高论,还是开着奔驰、宝马住经济适用房这种广受诟病的现象,都说明一个问题,即目前不少地方保障性住房的准入、退出机制是跛脚的。因此,要杜绝富人侵占公共资源,建立严格的保障房的准入、退出制度,一直是公众强烈呼吁的一件事,也是各级政府一直在着手做的一件事。但现实似乎总是困难重重。近日,一些地方的实践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最近,上海市民政局牵头构建的一套“居民收入核对系统”引起了人们关注的目光。据报载,上海市的民政、房地、劳动、财税等部门之间建立了一个信息交换机制,在取得个人同意、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申请人的各项收入信息进行比对、汇总,以掌握其实际情况——比如民政部门了解申请人是否属于低保家庭,公积金管理部门掌握着申请人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信息,公安局知道他(她)有没有汽车,房管部门清楚他(她)有几套住房,证券管理部门知道申请人有没有股票收益——这些将构成全面真实的个人收入信息。而这正好弥补了当前我国城市对居民收入及住房缺乏统计数据的缺憾。

    已经开始将其用于廉租房申请人收入核对的上海,试点推行“居民收入核对系统”两年来,共查出1673户廉租房申请家庭的申报资料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检出率达16%,看来核对效果不错。

    如果条件许可,上海的居民收入核对方式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以加大对作假者的查处力度。事实上,除上海之外,北京、厦门等地探索的适合本地区的保障房住户的准入、退出机制,都很有借鉴意义,其主旨都是力争做到符合条件的每一户都能照顾到,不符合条件的一个都不能进。

    保障房的建设终究是有限的,因此,建立完善的保障房准入、退出机制至关重要。即通过动态管理掌握住户收入变化情况,当租住者的经济条件一旦改善到规定标准,及时启动退出机制,使不再符合租住条件的住户,从保障房中迁出,让更多的低收入者能够及早受惠,使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真正惠及具有刚性需求的低收入群体。

    就现实而言,完善保障房准入与退出机制,公众最希望看到的是各地的积极而有效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