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楼市热词注解楼市狂热

作者:efangadmin
内容: ·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52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0% ;商品房销售额35987亿元,同比增长86.8%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1-11月,我省13个省辖市市区商品房和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分别为5619.82万平方米和4776.5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07.66% 和116.21% 。江苏销售量、销售额均居全国首位。(据省住建厅数据)

    楼市演绎复杂生态

    “用一个词给2009年的楼市作‘封面标签’,您会想到什么?”通过MSN和QQ,询问朋友们和业内人士,答案几乎众口一词——“狂热”。

    从“低迷”到“狂热”,楼市仅用了不到1年时间。从低迷到暖色初现,再到小阳春,直至最终演变为行情骤热、房价狂飚猛进,过程风云激荡,如何读懂个中滋味?透过房地产热词,或许可窥“楼市生态”之变。

    热词:

    救市·购房券·小阳春

    2008年楼市低迷不振,当年9月底起,一股救市大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2009年1月1日,国家、省、市多项楼市优惠政策生效执行,在南京、苏州、常州、扬州、宿迁等省内多个城市,市民12月31日前无论买房或是卖房,都可以享受到契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一系列税收方面的优惠,购房成本大为降低。

    密集的政策利好之下,各地楼市还出现了一个拉动消费的新角色——“购房券”。南京为撬动百亿刚性需求,便推出了4万张共计2.4亿元购房券。积压已久的刚性需求终于释放,楼市迎来“小阳春”。3月以来,南京日均住宅成交都在200套以上。成交放量,几乎是一夜间,开发商又转而喊涨。4月底的一份统计显示,其时南京全市66家在售楼盘中,有35家房价开始上涨,江宁房价首度标高到每平方米8000元以上。

    [小结] 在“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经济低迷时期,政府救市责无旁贷。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本色就是“政策市”,政策出台,起到了极好的恢复信心的作用,应该说,串起2009年楼市成交主线的,就是优惠政策。不过从长期来看,政府救市终究应转到治市。如此才能真正推动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