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家住雨山区鑫福花园的王德平老人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每当别人提起转诊看病,老人直夸“现在看病真方便”,这多亏了雨山区实行的社区直通大医院政策。
自去年4月份开始,马鞍山市雨山区在全区推广“双向转诊”,辖区2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十七冶医院“结亲”,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模式,王德平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社区转诊10分钟
“这是我第一次到大医院看病,前后只用10分钟就办理好了住院手续。”60岁的王德平身体消瘦,但从未怀疑自己有病在身,直到去年底的一次常规检查时,才得知自己血糖指数严重偏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他填写了双向转诊单,王德平便手持此单来十七冶医院就诊。王德平告诉记者,他对医院里的情况非常陌生,也不知道如何办理手续,如果自己没有双向转诊单,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办。“有了此单,医院有人专门帮我挂号、取药、检查,让我省了很多事。”
十七冶医院负责双向转诊工作的刘晓静说,自从雨山区全面推行双向转诊工作以后,双向转诊的人数显著增加,其中尤以农村居民居多。对于“双向转诊”的病人,医院会安排绿色通道,为其就诊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病人看病治疗。
基层百姓看病更放心
“病人不仅能及时‘转’上来,还要能顺利‘转’下去。”刘晓静说,超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范围的患者,由大医院负责接诊,待病人病情稳定以后,医院就会给病人填写《雨山区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单》,让病人返回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康复治疗。
不仅病人“转”起来,医生也要能“下去”。按照雨山区实施的双向转诊规定,医疗机构的专家还要定期到签订转诊协议的责任社区巡诊,义务对社区医生进行培训。对此,已经有着30年工作经验的银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陈修元说:“虽说自己是名老中医,但大医院的医生经常到社区做业务指导和交流,对于我们提高诊疗水平有很大帮助。”
据悉,雨山区在辖区全面推广的双向转诊,就是让医疗机构对社区上转来的患者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优先安排住院;社区医生协助病人选择合适的专家和检查项目,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患者转往上级医院,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奔波和医疗开支等。通过双向转诊,用比较低廉的费用,为病人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百姓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让基层百姓看病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