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2012年城乡建设大盘点

作者:鲁芳芳
内容:

  2012年,和县抢抓行政区划调整和列入马鞍山市主城区的良好机遇,以城乡建设“四合一”项目为抓手,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建设硕果累累。
     1月15日早晨,笔者来到了和州湖公园项目施工现场。
     放眼望去,美丽的和州湖公园已见雏形,眼前一派繁忙的景象,50多名工人在铺路砖、做草坪、装路灯……
     而这只是和县城乡“四合一”建设项目中一个项目工地的施工场景。
     2012年,和县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年完成投资41.1783亿元,占年度计划任务  (30.6912亿元)的134%;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8.8平方公里,总人口达15万,城镇化率达52%。
     ●规划工作科学推进
     据介绍,该县规委会先后召开五次专家规划评审会,完成“华星城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乌江镇乌江人家安置小区”、“善厚镇滁河拆迁安置小区”、“龙泉湖地块概念性规划及一期修建性详细规划”等项目的评审工作;积极开展和城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修编,提前启动和城控制性规划的编制。
     此外,还编制完成和城环城水系保护专项规划,编制了老城区城市节点、老石油公司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多个项目的设计方案,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小城镇建设合力推进
     为加快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该县财政每年拿出适当资金作为以奖代补资金,扶持重点镇建设。采取树立典型,培育典型,以典型引路的方法,及时把乌江镇、石杨镇、香泉镇3个镇推荐到省政府,作为省级重点镇和扩权镇。该县在宣传上加大力度,提高其知名度,以吸引更多外来投资。目前,全县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8.5555亿元,占计划投资570%。3个省级重点镇、扩权镇已取得了阶段性可喜成绩,经济实力有所加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道路、供水、镇容镇貌明显改善,产业格局进一步拓展,聚集人口的能力进一步增加。
     同时,该县还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据统计,该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900户,第一批500户任务已完成,第二批1400户已启动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五保户、特困户、贫困户、残疾人家庭四类群体的居住条件。作为省级“千村百镇”示范镇的和县乌江镇,垃圾中转站投入运行。善厚镇、石杨镇垃圾中转站的相关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之中。香泉镇垃圾中转站土建完成并通过省市检查。农村清洁工程完成率在全市领先。
     ●“四合一”项目稳步推进
     和县以城乡建设“四合一”项目为抓手,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2012年,镇淮古桥、海峰大桥、镇淮古街、海峡大道、历阳东路示范街、县乡村道路改造等一批道路桥梁相继建成通车通行,极大地缓解了和城的出行难。和州湖公园、和谐广场等5个园林绿化项目完成投资1.893亿元,占72.8%,为和城增添了新的靓丽风景线。天然气建设、和城护城河治理、垃圾处理厂、和县光荣院、历阳四小搬迁、老旧小区改造、县第一人民医院、金域蓝湾小区、棚户区改造、城西安置房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和完成,不断地提升着人们的幸福指数。5个旅游项目完成投资8.27亿元,占138%,如山湖休闲度假区、香泉温泉度假村、润泽休闲生态园招引八方来客。
     ●监管服务全力跟进
     据统计,该县建管部门全年发放施工许可证86份,新增受监工程65项;出具单项检测报告1.26万份;安全报监备案工程93项;各类合同备案355份;图纸审查备案136项。强化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对外地进和企业在中标后进行资质备案,强化对进和外地企业管理人员的证书审定。全年进和建筑业企业备案审查47家。组织建筑安全质量大检查4次、专项检查9次,巡查每周进行。全县没有发生过一起质量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住建窗口全年受理承诺办件226件,已办结213件,窗口服务实现零差错、零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