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实施三大主战略助推跨越发展

作者:鲁芳芳
内容:

      近年来,和县大力实施“东向发展、工业强县和沿江开发”三大战略,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年”、“重大项目突破年”建设,坚持实施“三沿”战略,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拉高标杆,大干快上,加快美好和县建设步伐,全县经济社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围绕马鞍山市“1255”城市发展战略,按照中心城市主城区定位,逐步做大做强中心镇规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高水平编制主城区建设规划

     围绕全域马鞍山理念,和县高水平编制主城区建设规划;在改造老城区、加快新城区建设的同时,逐步推进城市东进南拓、滨江拥河发展步伐。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和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人口达26万,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7%以上……一个以“显古、露水、拥河、滨江”为特色的新型主城区正在加快成形。同时,和县还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依据全县村庄布点和村镇建设规划,建设新型特色集镇,力争五年内集镇新增建设面积不少于20平方公里;大力实施美好乡村建设,加快人口向集中居住区集聚;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促进农民市民化,形成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局面。

     沿江打造江海联运枢纽中心

    和县依托46.7公里长的长江岸线,发展沿江现代工业长廊。随着马鞍山长江大桥和北沿江高速竣工日的日益临近,和县将迎来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随着郑蒲港新区的落成,郑蒲大港建设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省精细化工基地的化工公用码头建设,也在如火如荼推进中。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满足省精细化工基地、县经济开发区、台创园等园区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大大提升区域货运吞吐能力。

     加快培育临港加工制造基地

     为抢抓示范区建设机遇,创新合作共建模式,和县不断加快经济开发区、台创园、化工基地等载体建设,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力争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新增入园企业100家,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县的70%以上。和县立足现有产业和资源优势,加快培育一批重大项目,推动集群式发展;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项目节能评估,杜绝落后产能和“两高一低”企业入园落户。

     以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

     “北寿光,南和县”这是和县蔬菜发展目标,被誉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菜园子”的和县,近几年,通过提升产业行动、东菜西移北进,以中西部腹地为核心突出农业优势,发展现代农业。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要求,改造传统农业,力争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45万亩。以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力争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各1个。引进台湾花卉和果蔬,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形成无公害蔬菜、优质粮油、特色畜禽、名优水产、苗木花卉、休闲观光“六业并举”的农业新格局。

      温泉度假休闲基地已见雏形

     和县利用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挖掘和发展本土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发展绿色游、古色游、红色游、佛教游。按照“连点串线扩面”的思路,利用北部山区优良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以温泉疗养、度假休闲、农业体验、文化休闲、滨水休闲旅游为主要产品体系,打造面向泛长三角,连片建设香泉湖、如山湖、半月湖等重大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连线建设霸王祠主题公园、陋室休闲公园、天门山风景区等项目,一个集“温泉度假、运动休闲、文化体验、生态观光、宗教朝圣”为一体的温泉度假休闲运动基地已见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