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笔者在含山经济开发区走访发现,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一批青年学生走进企业体验生活,既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题,又增加了就业实践的机会,实现了多赢的局面。
学生:“我们是来体验生活的。”
小方同学是含山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一名学生,笔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含山瑞可金属公司的产品检验台上,检验一件件铜管制品,十分专注。她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拣出劣质品。”坐在她身旁的女同学接过话头,“我们来这里主要是体验生活,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毕竟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呀!”
和小方一起进企业的学生共35人,年前这段时间,他们在学校老师统一带领下,开始短期的企业实训。“早晨从学校送到企业,中午在企业用餐,晚上接回去上自习,在企业工作的时间保持在8小时合理范围,学生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带队的副校长田立平介绍,“学校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帮助企业缓解用工需求,完成订单,把损失降到最低。”
企业:“用工需求很大,但招工不理想。”
含山瑞可金属有限公司是含山县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自2011年10月投产以来,已增加了5条生产线,4个车间同时开工,市场效益良好。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巨大的用工缺口成了困扰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年关将至,大批订单还未完成,我们大概还可以吸纳200多工人,现在真的是有多少人我们就愿意接受多少人呀!”瑞可公司总经理魏建焦急万分。“我们也张贴了很多招聘广告,可惜收效不是很大。”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刘春青表示,“现在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解决用工的问题,我觉得是种好方法。”
职校:“学校跟着企业走,教学跟着生产走。”
了解企业用工短缺情况后,含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立即着手与该县职校、人力资源市场及各大培训机构取得联系,经多次协调,选定了该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开展“校企合作”。“‘学校跟着企业走、专业跟着产业走、教学跟着生产走’,本身就是我们的培训目标。”该校校长韩佳好介绍说,“一方面能缓解企业人才短缺现象,一方面也使我们了解企业所需,推动职业培训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从而建立一种良性互动。”
开发区:“校企对接是一种很好的模式。”
企业的用工问题得以解决,职校的学生得到锻炼,职校培养的人才得到认可,可以说是一种共赢的办法。
“本次对接非常成功,为开发区探索和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含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周桂军表示,“这是一种很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服务园区产业发展和满足企业生产需求,需要园区搭台,校企合作,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