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马鞍山的私家车数量记录不断被刷新,停车难不期而至。近期,易房网业主论坛不少网友发帖留言,诉说停车尴尬,以及小区通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屡屡被汽车占用带来的不便。小区停车难的现状以及带来的问题愈发严重,特别上下班高峰期,想找个停车位更是难上加难,车位一席难求,纠纷不断,如何成功地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近日小编走访了马鞍山一些老旧小区,在大北庄、珍珠园、东苑等物业管理处了解到,由于部分小区在当年建设的时候停车位没有达到合适的配比需求,停车难的问题在近两年尤为突出。由于没有地下停车库,大家只好把车辆停放在小区的道路旁;遇到路旁也停不下时,只好把车停放在小区大门外,有些居民则干脆将车子停放在小区的绿地带上。目前这些小区都存在停车难、物业服务收费难、绿化破坏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小区环境。
“我们小区人多车多,我早上上班的时候,不少地方连电动车都过不去。”住在大北庄的李女士说,”我们小区建得早,现在哪家都是车,没地方停只能随意停,导致其他车辆想进进不去、想出出不来。白天就在大街上堵,晚上回小区还得受堵”。
停车位不够用,就有不少车主随意乱停放,多数私家车在路上停得横七竖八,让整个小区显得很拥堵。业主张女士告诉小编她每天下班像打仗一样地抢车位,回家晚的没有车位停车只能见缝插针。
小编看到由于小区路不够宽,很多车把一半车身驶入旁边绿化草坪内,时间一长,有绿化的地方屈指可数了。与此同时小区的安全隐患也是居民关注的焦点,老小区内部通道大多都是直来直去,并且建筑与道路之间会形成很多视觉死角,而老人和孩子在路边行走也来不及避让,从而导致了小区内部行车带来的安全隐患。
[page]
物业对这些问题也十分头疼,一些星级社区,像珍珠园,也曾探索过整治乱停车现象,提倡文明停车,规范停车。但这些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虽然能够临时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但小区行人安全依然受到机动车的威胁,同时车辆行驶、拥堵也会带来噪音问题。
要想解决社区内人车混行的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就得实现人行道和车行道的分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车分流。从置业长远角度看,“人车分流”的住宅居住规划设计理念还是很有必要的,绿化、住宅和人行道有机地配置在一起,人行道与车行道分离,充分保障了老人和孩的安全。
小编走访在售、在建的房地产一些项目时发现,目前马鞍山市许多楼盘都致力于实现真正的“人车分流”。例如:东湖瑞景、聚蜂世家、泰和天成、银河湾、中冶·钟鼎悦城、深业华府、绿地世纪城、公园皇府、天泽水岸、凡尔赛公馆等,这些楼盘均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手法,在小区设有外入口,车辆可从外侧直接到达地下车库,保证区内空间的独立,有序、环保、安全,减少了噪音的污染;车走外线人走内线,人与车完全分开,充分保证了家里孩子和老人在小区内活动的安全性;真正做到以人文本,人车兼顾,地下车库入口设在小区的主入口外侧,车辆从小区外侧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对小区居民活动没有任何影响,真正实现完全的人车分流。尽人性化考虑,既阻隔了环路的喧嚣,又保障了幽静的住宅环境。
人车分流是根本,开发商缘何只售不租? 价太高业主不买账
购房者在买房时一般首先考虑小区的停车问题,但是马鞍山许多设有地下停车位的楼盘已经不对业主出租车位,而是仅仅是出售。地下车库只售不租、价格太高让许多业主很难接受。
另一方面,开发商对地下车位、车库出售定价往往过高,业主大多不愿购买。而马鞍山市的公共车位、车库普遍过少,业主的正常停车得不到保障,双方纠纷不断。
[page]
针对出现的停车乱象,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主要还是因为利益驱使,开发商想刺激业主买车位而不是租,这样回笼资金快,物业公司也可以降低物业成本。
小编咨询马鞍山市律师协会得知,车位是作为小区配套设施存在的,开发商“只售不租”涉嫌侵害业主优先选择权。“满足业主需要”乃停车位设置的基本原则,尽管开发商对不属于公共面积上的车位拥有自主产权,但无权以“只售不租”的“霸王条款”的方式强行让业主购买,从而为后者对停车位的合理使用设置障碍。这种做法明显有违《物权法》的“满足业主需要”精神,侵犯了业主的合法权益。开发商对停车位是租是售,应与业主协商解决。
怎么办 网友纷纷支招
停车难折射出的是私家车数量增长速度过快、停车位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不少市民在易房网业主论坛中谈到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车主谢先生:我住的小区停车位少,但我常出差,于是选择在出差的日子将车子开到汽车美容店做保养,顺便寄存在那里。
车主刘先生:在保证道路通畅的前提下停好车,才是关键。
车主李女士:许多单位和机关都有内部的停车场,可以协调沿街有停车场的单位将周末和夜间闲置下来的停车位向市民开放,这样能够有效缓解停车难题。
车主林先生:停车难,关键是小区及周围停车场规划和建设不到位所致,例如妇幼保健医院附近应当建设几个停车场以满足需求。
(来源:马鞍山易房网 www.0555yi.com 马鞍山房地产 停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