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五条”出台近半个月,其中对于“二手房交易征收差额20%个税”成为了最大话题,瞬间搅乱二手市场,为了规避高达20%的税率,一时间二手市场涌现“买卖潮”、“过户潮”以及由此引发的“离婚潮”,各类避税花招百出。时值3.15之际,网易房产特别策划也关注新国五条下二手房交易,为广大网友提供二手房买卖手册,拆解二手中介“蛊惑招数”。
二手市场虚假房源多 标价不靠谱
二手市场鱼龙混杂,尽管盘源数量大于新盘,但依旧是存在“找房难、看房难”的现象,而涉及到价格,就更是缺乏监管,中介机构间的价格战、恶性竞争也往往导致买家吃亏。
在IT公司工作的陈先生在新政出台前就已寻找二手婚房,由于上班时间居多,最初只是利用网络便利在各大二手房网站浏览,看中后才联系中介;但久而久之陈先生便发现,往往在网上看中价格合适的房子,当打电话联系具体的中介时,那套房子要不是已经出售、要不就是价格高出很多,中介随后就开始推销其他的盘源。
陈先生称,去到现场,房子实际开价会普遍比网上贵5-10%以上,而中介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近期楼价上涨,特别是国五条出台后,很多业主会抓紧出手。除了虚假的价格,众多二手房网站上亮丽的装修图、实景图也是中介欺骗手法之一,相比较一手新盘有标准的统一信息,二手房市场明显缺乏规范。
二手房价易被操纵 找房勿迷信大中介
实际上,“虚假报价”只是中介操作二手房的常见手法,不仅可以放低价吸引客源,更重要的是“开高价吸引卖家来放盘”。
“开低价吸引买家很正常,标高价吃差价才是真正的门道!”,天河棠石路一间小型中介的销售王小姐称,她解释道,二手不比新盘,好地段房源很紧张,大家在抢买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任务是吸引盘源,大中介可以利用品牌和网络的优势来吸引较多的客户,我们小中介做得主要是街坊生意,但房源基本都是差不多。
记者在天河公园附近的棠石路看到,短短两百多米的街道上,就聚集了大大小小近10家的地产中介,由于周边生活、教育配套完备、交通便利,多数楼房都是刚需自住的,因此二手盘源相当紧张,各家中介也存在着相当大的竞争关系。在收费标准上,该地段的买家给中介佣金基本都在3%,但同样一套房源,业主基本会同时放盘给多家中介,而各家中介对外售价却有明显差异。
王小姐介绍,前几天刚刚成交的一套总价155万单位,业主开价仅145万,但中介经手后,一家大型中介已经标价155万,而王小姐店铺标价152万,这个价格实际已经比业主心理预期高出近10万元,这笔多出来的钱中介与业主一般协商对半分。
“多出来的钱业主不收白不收!”,王小姐说到,实际上我们比对方更早找好了买家,5000元的订金也交了,但在付首期当天买家稍有迟缓,结果业主就返价了,选择了另一家,那间中介算上佣金也赚了近10万元。
由于二手市场并不存在“一房一价”的政策,业主放盘总是游离于各家中介机构,通常是价高者得,由于中介间的相互竞争关系,这也导致二手房的价格管理异常混乱。
业内人士也提醒买家,买二手房与新盘不同,不需要迷信大型中介的品牌和影响力,小中介只要资质合格,往往在价格或中介费用上会有一定的优势。
新政下二手市场恐慌 趁机抬价行为不少
自3月1日下午新国五条出台后,迟迟未落地的情况也导致这段时间成为政策真空期,市场上沉寂抬价、制造恐慌的行为也屡见不鲜。
市民华先生上周末就预定了一间东圃的70多平米单位,中介最初开价150万,随后提价至155万,华先生咬咬牙,在交了500元订金后,双方约定本周三就进行面谈。当约定时间来到时,业主却突然爽约,中介随后称这套单位已经被业主卖出去了,那位买家一次性付款155万。
华先生非常无奈地表示,加价5万自己已经很难接受了,现在又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交的5000元订金完全没有意义,二手买家、中介随便加价,这个市场很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