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调控都是入市的好机会

作者:efangadmin
内容:

“两会”期间,关于房地产的提案超过一半以上。而在“两会”前,政策对房地产的调控密集度之高前所未有。如今,又有“国19条”推波助澜,房地产似乎被推上了“被”调控的风口浪尖。

笔者认为,连续几年的宏观调控,部分专家、舆论给老百姓造成一个误解,调控就是要让大家买得起房子,或者要将房价降到合理水平。事实上,调控了近六年,房价还在涨,大部分老百姓还是买不起房子,从侧面可以说明调控失败。或许,正是大家对调控目的的一种误解,才导致大多数人没有在调控的最佳时候买到房子。

拿近三年的两次调控来说,2007年重庆房价受到直辖十年等利好刺激,房价一飞冲天。于是国家在2007年底和2008年初出台相关政策加以“限制”,结果还是不错,量跌价平,或者价格有略微上涨;而2009年房价似乎上了火箭,重庆房价单价超过万元的项目“比比皆是”,解放碑的房价即将步入2万元大关,在2010年初经历过更为频繁的调控,就目前数据而言,跟2008年结果类似,似乎更为不妙——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7%,涨幅比1月份扩大1.2个百分点,重庆更是同比涨876元/平方米。

所以,有不少专家和媒体戏称,房价是越调控越往上涨。其实,调控的本质应该使房市进入正常轨道,平稳增长。于是,有了如此多的“国19条”、“国八条”等,但这些调控都见人见智。

比如就目前调控的土地政策而言,确实对囤地的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但实质上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反而会带来一些机会。因为没有囤积土地,也就没有过多的土地储备,不会因为两年不开发被政府收回。由于房地产是高度市场化的产业,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房价理论上会上涨。但是,对于一些资金链条绷得很紧,有大量的土地储备却没有钱去开发的房地产公司影响就会非常大。所以,从目前来看,宏观调控的政策带来的是机会,是好处。

对购房者而言,每当调控的时候,也是入市的好时机。记得巴菲特说过“当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当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事实也如此,最近6年,房地产经历了三大波折,特别是2007年重庆直辖10年与2009年金融危机,前者房价上涨能理解,但2009年房价爆炸式井喷确实很难理解。

2007年下半年,政府调控房价,业内有专业人士称楼市拐点将来临,随后美国的次级债风波、央行的连续加息、房贷新政的出台,所有的一切都使得整个行业在歌舞升平中陷入了高处不胜寒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