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省住建厅发布《芜马城市组群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芜马同城化从“口号”升级成“规划”,距梦想实现又近了一步。
总人口将达860万
我省给芜马城市组群定的目标是:国家民族企业创新平台,泛长三角新兴增长集群,生态宜居型滨江都会区。
按照规划,芜马城市组群将形成由“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构成的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而芜湖和马鞍山正是“领头羊”。
到2030年,芜马城市组群常住总人口将达860万人,城镇化水平将由现在的56%提高至82%,城镇人口将由现在的320万人增加到705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由47259元增加至190000元。而城镇调查失业率也将由现在的3.1%下降到1.5%以下。芜马城市组群将与合肥经济圈共同构成省域城镇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核心”,带动皖江城市带地区,乃至全省社会经济大跨越、大发展。
公共交通无缝衔接
未来,芜湖市民到马鞍山可以乘坐公交出行;一些公共服务项目,两城之间也可以互通。
按照规划,芜马城市组群将推动区域空间一体化布局,促进要素市场和产业一体化发展,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存共生,将芜马城市组群建设成为高效率、高品质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区,使其成为安徽对接长三角地区的桥头堡以及未来合芜宁大都市圈的核心区域。
破除行政管理上的壁垒之后,两市百姓将可切切实实看到“同城化”项目得到推进,比如公共交通一卡通,两市移动网络统一、社保异地转接等合作项目都值得期待。其中,城市轨道与快速路系统衔接程度、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衔接程度以及跨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都将达到100%。
优势产业抱团发展
马鞍山是重工业城市,基础原材料工业发达;芜湖是轻工业城市,加工工业发达。两市各有优势,又可实现互补。
规划中提出,芜马要与合肥、南京共同打造国家重要的民族工业创新发源地和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基地,泛长三角地区具有区域价值的钢铁工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地区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芜马要协同发展以汽车、新材料、装备制造、临港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集群和以商务金融、港口物流、研发创新、旅游休闲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其中汽车、新材料、装备制造、临港工业结合芜马城市组群产业基础,鼓励两市形成在产业类别上的错位以及在技术引进和研发上的共享,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紧密协作;港口物流方面则可共同打造芜马组合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