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城市森林花源征迁结束 景观廊道大画卷即将"落笔"

作者:孙军
内容:

   坚定信念提前一月完成任务3月26日,随着天海体育用品等最后三户企业主动签订协议,花山区秀山城市森林花源主出入口项目征迁工作宣告结束,比市里规定的时限整整提前一个月。至此,勾画我市第一生态文明景观廊道大画卷在花山即将落笔。

  占地3200亩、总投资20亿元的秀山城市森林花源项目,是我市推动宜业宜居新城区建设的重要工程。主出入口项目则是整个项目的一期征迁地块,也是区划调整后花山区启动最早、规模最大的征收项目,共涉征霍里街道张庄村19家企业、33户住宅、264亩土地,需拆除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

  为打响打好这“第一炮”,去年10月底,花山区抽调18名精干力量成立项目征迁指挥部,全面启动征迁工作。在前期充分调查摸底基础上,今年1月底,征迁局面全面打开;一个半月内,项目从毫无进展转入扫尾阶段。

  把握特点用真情消除隔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涉征企业多。一开始,绝大多数企业见队员来,或冷言相对,或当面拒绝。企业和企业之间也是相互观望,征迁工作一度陷入僵局。“这时候,必须快速找到突破口。只要有一家企业动起来,我们的工作就好进行了。”这是该项目指挥长宇世坤每天都要在工作例会上说的话。

  队员们充分发挥“5+2”、“白+黑”、“晴+雨”的工作精神,一次不行跑两次,两次不行跑三次。不仅坚持分头上门反复谈,还分层上门谈,业务组长先上门谈,然后工作组长来谈,最后是指挥长亲自谈。“记不清跑了多少次,每家企业至少谈20次以上。”队员严超告诉记者。

  经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1月底,马鞍山信达炉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江新栓率先签订协议搬离现场,项目征迁局面迅速打开。3月26日,最后三户企业主动签订协议。

  和谐征迁用人性感化心灵

  实际工作中,征迁对象往往因为安置补偿标准达不到期望值、找不到合适过渡房、担心个人就业或子女就业等,一时不愿配合。对此,指挥部着力开展人文关怀,尽可能地帮助征迁对象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难题。

  队员杭涛在俊昱工贸公司了解

  到,老板方华十几年前从山东来此打拼,如今祖孙四代11口人一起生活其乐融融,自然不愿分开也不愿搬走。杭涛将情况反映后,指挥部一周内便为其联系了一套过渡用房,让一家老小有了临时住处。这一举动直接推动征迁工作,方华主动履行协议并搬离现场。

  队员杨慧丽发现有不少征迁群众生活确实存在困难,建议给予适当慰问。指挥部经过与民政、街道等部门的对接,春节前,8户困难群众被列为慰问对象,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温暖,继而主动签订协议。

  “政策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但我们可以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地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宇世坤表示,指挥部已与区人社局联系,将项目涉征农户的就业帮扶列入近期培训计划,农户们相关保险工作也将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