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正在建设中的林头城市商业综合体(效果图)
过去到含山县林头镇,镇负责人谈得最多的是铸造产业升级、工业园区建设,如今再去林头镇,镇负责人挂在嘴上的是产业结构调整、商业共同体建设、生态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些变化,可以明显地看出,镇负责人已经从纯粹的工业化中跳出来,将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做到行动上“同频共振”、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
有“产”才有“城”
铸造产业是林头镇兴旺发达的原动力。30多年前的“十里炉火红,千人铸造忙”发展了林头的经济,但是沿路经济也给现如今的林头镇城市发展带来莫大的阻力,环境的变差让镇负责人寝食难安。
传统的铸造产业在林头镇已有100多年历史,现有大小企业210家,年产量达22万吨,其中进入省级含山工业园的110家,2012年园区财政收入达7100万元,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已经建成的3.5平方公里园区正在成为林头镇的新城区。与此同时,在园区外、马路边发展的另外100家小铸造企业却牵挂着含山县和林头镇党委、政府的心,今年以来,该镇严格按照“产业集中、企业集群、功能集聚”的原则,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这些小微企业进园区规范发展,另一方面设置门槛,鼓励这些企业升级改造。该镇启动了1平方公里的铸造产业孵化园建设,逐步将分散在村庄、山冈,特别是公路沿线的100多家小型铸造企业整合、提升、集聚到孵化园内建设发展。加上园区自身的快速发展,到今年年底,含山工业园的面积达7.8平方公里,真正实现“立足铸造、规模集聚、一业为主、多元推进”的办园思路,入园工人也将突破万人,铸造产业让林头镇的镇域面积和人口数量增加一倍。
有“城”能兴“产”
4月3日,在原林头镇生铁焦炭市场区域,镇党委书记汪强兴致勃勃地告诉笔者,随着投资5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林头城市商业综合体进驻林头镇这一中心地带,商业综合体建成后,可以满足2500-3000人入驻,同时还有大型超市、影院、服饰百货、量贩KTV、酒店、美食等功能,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今后,林头镇的居民在当地就可以消费、娱乐了。
长期以来,林头镇许多人“两头在外”,从最简单的、每天必需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到大额的消费品购买包括住房都在巢湖。为什么有钱不能在林头就地花?根本原因就是城市功能不完善。
为此,林头镇将集镇最核心的区域拿出来建设商业综合体,它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该项目被市政府列为马鞍山市2013年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可以使林头镇“生态立镇”的发展战略逐步成为现实。汪强说:“今后,林头镇将进一步加强产城共融,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推进产城互动发展。将城市功能植入园区,推进城市社区、产业园区和生态保护区‘三区一体’融合发展,打造城市产业综合体。”
“产”“城”相得益彰
按照林头镇总体规划,到2020年,林头镇规划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面积7.5平方公里,规划区内“五纵八横”路网规划中初步完成“两纵三横”的道路建设,陆续开发建设了17万平方米的四个商住小区;投资950万元新建了一座日供水1万吨的自来水厂并投入运营;日处理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正在报批,可望年内开工建设;在乐城和东关两个社区新建了两个标准化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实现垃圾集中处理。在现有市级示范高中和完小完中的基础上,又动工建设了一座标准化幼儿园。在农村安全饮用水项目的支持下,农村地区新建7个自来水厂,自来水入户率达68%,一座“宜业、宜居、宜人”的新林头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