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提速:从“金宝”落地看和县作风之变

作者:鲁芳芳
内容:

  核心提示
  4月10日上午,又一个亿元以上项目——金宝乌江商业广场在和县千年古镇乌江破土动工。作为市20个重点在建项目之一,这只金凤凰缘何果决地落户和县?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广阔的未来空间、便利的交通条件,“关键在作风转变”——南京金箔集团常务副总裁朱正华的话道出了缘由——三天拿出规划红线图,规划初审连夜审评、一次通过,不到一个月完成“三通一平”,项目工期缩短为原来的四分之一……金宝项目中一个个被刷新的纪录,折射出一个加速奔跑的和县。
  金宝乌江商业广场是我市乡镇最大商业综合体,该项目也是市20个重点在建项目之一,由南京金箔集团投资5.5亿元,分三年三期建设,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该项目预计建成后将吸纳商户1000户,年交易额达6亿到8亿元,商品交易辐射到安徽及江苏周边地区,成为皖东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谈起项目落地乌江,朱正华不无感慨:“我们集团对外投资非常谨慎,要求也很苛刻。首先要有人气,要有城市发展潜力和未来空间,交通还要便利。尽管乌江有‘全国小商品城镇试点镇’、‘千年古镇’、‘安徽的东大门’等金字招牌,但坐拥资源,没有竭诚服务之心,也很难招来大商、引来大资——占有天时、地利之后,‘人和’是关键。”
  去年3月,朱正华赴和县考察,之后多次同县镇两级干部打交道。“现在干部作风比以前扎实多了,也很务实,工作节奏变快了。”他告诉记者,去年6月,他们第一天提出要和县立即拿出规划红线图。次日上午,县镇测量组就赶赴规划点丈地测量,第三天,就将初步红线图拿出交付。“效率之高出乎预料。”朱正华清楚地记得,“规划初审是星期二提出的,星期六那天,评审专家、县长、分管县长、镇一把手全部到场,晚上连夜审评,一次通过,这在以往不可想象。”
  今年2月28日至3月20日,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乌江镇即斥资400多万元,将项目地供水、供电、道路、场地回填土“三通一平”及污水管道铺设、杆线迁移全部完成,速度之快,在该镇历史上前所未有。镇项目具体分管负责人王凯勤介绍,这个项目土地证从挂牌到拿证仅耗时一个月。
  据了解,融入马鞍山后,作为马鞍山市主城区的和县,按照市委、市政府设计的宏伟蓝图,着力打造“显古、秀水、拥河、滨江”城市,推进项目提速、工作提效。“一个项目招来不易,为让项目尽快完工,我们必须扎实工作。”金宝乌江商业广场项目建设方和县一建公司项目部经理王慎兵深感压力巨大:“现在项目工期只有6个月,缩短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公司人、财、物均以金宝项目为中心配置使用,力争10月底一期单体工程完成交付。为提速,我们倒排工期,把6个月的施工任务精确分解到每一天。”这位40来岁的汉子承认,这是他工作近20年来压力最大的一次,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们将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决不丢和县人脸。”
  据悉,为推动项目提速,和县借“作风转变年”为契机,成立大督查办,建立县50个重点项目档案,并作为年底评优提拔的依据。同时,对干部是否在精神状态、项目进展期间节点完成情况等各个相关环节进行明察暗访。今年2月,市县大督办多次督办金宝项目,要求场地“三通一平”及民工进驻等限时一周内完成,清障施工场地等;3月,召集国土局、发改委、建设局、乌江镇、督察局、作风年办、大督办现场协调,对金宝项目把脉问诊,开单医治。
  作风之变,让和县尝到了发展的甜头,一只只像金宝一样的凤凰落户和县,让外界看到和县的发展动力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