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工作忙,没时间准备孩子的中午饭,这成了许多外来务工家长的烦心事,而新风社区的“爱心家园”免除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不但让孩子们吃上可口的饭菜,还可以为孩子们提供简单的学习辅导。
早上9点,大排、包菜、火腿、紫菜……采购完这些原材料之后,厨师刘兵兰就开始为70位孩子准备午餐,从采购回来的菜看,孩子们的午餐相当丰盛。
走进新风社区“爱心家园”,刘兵兰正在和助手洗菜、切菜、淘米,而最主要的工作几乎全是刘兵兰一个人来完成。正在腌制大排的刘兵兰告诉记者,中午给孩子们准备了红烧大排、糖醋包菜、清炒火腿以及紫菜蛋汤,9点就开始准备,等孩子们放学的时候正好能够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贫困生免费入“爱心家园”
新工房小学的叶文超同学和奶奶相依为命。因为奶奶的眼睛不好,所以这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就是老人心头最大的疙瘩。
“孩子回家告诉我,他在‘爱心家园’吃饭了。那里的工作人员对孩子很好,饭菜也做得好,确实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叶文超的奶奶说。自从孙子来到“爱心家园”以后,奶奶的笑容也明显的多了起来。
和叶文超一样,还有4个孩子在“爱心家园”免费用餐学习。新工房小学孟尊军同学因为爸爸妈妈都是聋哑人,所以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无法和孩子的家长沟通,“爱心家园”的辅导员就专门和老师联系沟通,成了孟尊军的“家长”。
新风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爱心家园”孤儿和其他特困家庭子女可以免费入园,其他入园的留守和流动儿童,视其家庭经济状况,本着保本无利的原则确定收费标准。
中午还有专人辅导学习
在“爱心家园”我们还看到,“爱心家园”分为食堂和教室两部分,可容纳80名学生用餐、学习。每天孩子们吃完午饭后,有五位专门的辅导员辅导孩子们学习。
“爱心家园”的园长朱慧说道,中午这段时间,她们暂时代替家长的作用,引导孩子们学习并提供适当的辅导,这也解决了外来务工家长没精力提供作业辅导的问题,帮助孩子们学习。
此外,“爱心家园”还建立了各项制度,诸如“食品和饮水卫生制度”、“作息制度”、“安全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万无一失,努力把“爱心家园”办成幸福温馨的儿童乐园。
“在这吃得好,饭菜比家里好多了,也有老师辅导。”叶文超端着饭碗告诉记者,现在他最主要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以后让奶奶过上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