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政影响,二季度以来,无论是全国还是我市,楼盘销量量都难逃大减,我市不少在售楼盘两月来几乎难觅人影,面对陷入冰冻的市场,开发商放缓了推盘计划,但始终不肯松动高昂的房价,买卖双方由此陷入了一场艰难的心理博弈。
“我感觉楼市目前的松动程度还是很有限,还是决定再等等看。”新政出台百日有余,不少市民如是说。多数市民一直期望房价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事与愿违,市内几个楼盘的价格和之前相比基本属于“纹丝不动”,个别楼盘甚至还略有上涨,这样的现实显然让市民无法接受。事实上在我市 “默默等待”的购房人不在少数。
有专家分析,楼市现在出现的状况,说到底还是个市场信心的问题。现在我市的市场购买主力,除了部分雷打不动的初次置业需求外,改善型需求的购房者在期望政策会对理性的投资需求网开一面,还有相当一部分持币观望者。他们准备等到房价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市场风险释放之后,尤其是调控政策完全落地后再择机入市。
与此同时,开发商和购房者有着同样的心态,目前很多楼盘推迟了开盘时间,其实开发商和购房者一样都在观望、都在等待,开发商也摸不准政策脉搏,是否还会有更严厉的调控手段出台。而开盘的时间和开盘的价格,对于开发商都很关键,谁都想使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好能降到最低,而目前这个时期显然楼市的风险系数相当的高。因此,很多开发商在资金不紧张的前提下只能观望。
其实,在房地产行业中,地方政府自然也是很大的受益者,房地产调控政策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去执行,而在调控过程中,势必会影响到地方既得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政府其实也在观望,看这个市场的发展,制定出最适合楼市的政策。
然而,房地产市场总是被各种传闻、数据、判断和争论笼罩,让人难以看清本来面目,更难对未来做合理预判。信息混乱、发布不透明、缺乏基本数据等情况,已经成为阻碍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掣肘。因此,在近期出台的多项房地产调控政策中,都明确提出要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公开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怎样还给公众一个清晰的楼市,成为楼市调控必须解决的问题。
面对当今房地产出现的“风声鹤唳”局面,诗城的不少楼盘只得慢慢等待楼市“春天”的到来。出于整体开发销售战略考虑,他们的决策层不希望一次不成功的销售对整个楼盘,甚至公司其他房产项目构成连锁影响,因此选择开盘的时间也更加慎重,纷纷推迟了开盘时间,即便开盘也都不敢大张旗鼓大手笔。
据了解,整个七月,我市仅有一家楼盘推出不上30套房源,如今八月近半,虽然我市多家楼盘已有推出新房源的意向,却也将不约而同低调上演。对于开发商而言,选择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开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通过销售房源回笼现金,缓解企业的压力。如果在市场很冷尚无明显改观迹象的整体颓势下贸然开盘,意味着消耗巨大,某开发商曾以 “每天都往里搭一辆奔驰”来形容自己的楼盘日常消耗。这样的市场情况下,开发商更需慎之又慎,可以说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绝不盲动。只得在摸索中慢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