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马鞍山《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建筑面积为35.61平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35平米,据我市住建委及统计局对我市住房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8.76平米;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上升为33.51平米,据此,我们可以将目前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大约界定为34平米,尽管如此,“被平均”的购房者依然不在少数。
近年来,从房价平均值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财富榜单到家庭平均住房面积,公众屡次抱怨“被平均”。似乎“被平均”的同时,人们幸福感也在日益下降,那么,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迟迟不涨的工资,你是否真的“被平均”?“被幸福”?如此情况下,你还能保持淡定吗?
人均住房面积持续增长 可支配收入增加
如图可见,在1995年到2011年的十六年间,马鞍山人均住房面积始终在增高,以每年1-2㎡的趋势稳定增长,当然这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与房地产业的发展不无关系。我国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6.7平米增加到2009年的30多平米,增长了4倍多,与之相对应的是,住房质量、配套设施、生活环境等也大为改观。从图中我们也发现,马鞍山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也在逐渐增高,所以,居住面积的增长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说是合理的。
高房价下的“被平均” 你能hold住吗?
平均房价、平均住房、平均工资、平均消费......“被平均”始终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按照人均住房面积34㎡,一户为三口人来算的话,户平均住房面积为102㎡,也难怪购房者要大呼“被平均”。对于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买房,他选择的房型必然是小户型的单身公寓,对于即将结婚的年轻人,他首选的也不过是90㎡左右的中等户型,刚需人群买房多以80-90㎡左右的户型作为首要考量,即使对于现有的已经居住很多年的人来说(特别是老人),他所居住的住房面积也少有超过100平米。在目前来说,将100㎡以上的户型作为首次置业的诗城购房者还是占少部分。“被平均”理所当然。
当然,购房者选择户型面积的大小是与房价高低息息相关的。在房价只高不低的今天,按照马鞍山市住宅类商品房均价5700元/㎡来算,100㎡的房子所需总价为57万,假设付出首付20万后,每月还贷3000元,也要10年才能还完,这个数据还是基于收入中等偏上收入一族来算。如果对于月收入仅为2000左右,月供只能还1000元的普通一族来说,就是沉重的负担了,因此,在现实中,大面积的住房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去承担的。“被平均”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意料之中。
[page]
揭露“被平均”真相 我们“被幸福”了吗?
一直以来,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的平均数,是在相对公正和公平的环境中形成,可信度高,但是伴随着近些年来的权利阶层的比重增高,“房姐”、“房叔”事件的频发,无房和蜗居阶层所占比重的日益减少,导致人均住房面积数变高,这种情形下统计出的平均数多少有些不公平。
再者,少数家庭拥有多套住房,多数家庭只有一套或一套都没有,一味地平均,似乎毫无实际意义。从各个年龄层的收入水平上来看也不是非常合理。让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和四十岁事业有成的人去平均,让其产生抱怨,十分荒谬。我们不能因为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高而过于乐观,觉得生活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但也不能盲目悲观,觉得自己与数据相差太多而心生抱怨和无望,让自己的“幸福感”随住房面积的无法满足而降低。
粗糙地“被平均”是不明智的,细化指标并且具体分析才能较为有效地还原真实。对于我们普通的购房者来说,更应该考虑到自己的社会经历、购买能力、生存能力和社会创造力,理性谨慎购房,“被平均”只是一个概念,不必过于较真,自己生活的舒适度才是最重要的,如若您真的很在意这回事儿,不想或者不愿“被平均”,那你就好好努力,挣钱买所大房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