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沪土地市场热度或更甚5月 起始总价已超200亿

作者:芮晨燕
内容:

  5月以来,上海土地市场温度进一步走高,“地王”、“高溢价”不断出现。而这股土地热潮,将继续席卷6月。新浪乐居统计,截至5月20日,上海6月1——28日,上海计划推出的经营性用地已达23幅,起始价约225亿元,环比大涨95%。  

  6月上海即将出让的地块中不乏重量级。青浦区徐泾镇会展中心3地块(02-01)起始总价44.23亿元,为今年来总价最高地块。此外,世博A片区地块、闵行区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北片区地块都引发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滩曾经赫赫有名的“东八块”之一——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60号街坊地块也将在6月进行招标。据了解,该地块起始价34亿元,计划打造静安区又一地标性建筑,建筑限高250米。

  6月计划土地出让起始总价已超200亿元

  “地王”、“高溢价”等词语,在5月的上海土地交易中频频传来,显示了土地市场的高温。而这股热浪,也将席卷6月。

  据新浪乐居截至5月20号统计,6月1—28日,上海预计出让的经营性用地已达23幅,起始总价超出200亿元大关,环比大涨95%。

  目前来看,这股土地热不仅是在上海。近日,北京、广州、南京等一二线城市也亮出大规模推地计划。土地供应大增的同时,房企的拿地热情也持续升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91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4%,土地购置费1912亿元,同比增长66.0%。

  业内人士张宏伟认为,从全国市场来看,当前,土地市场成交量开始大幅回升,土地价格还没有出现大幅反弹的市场背景下,当前仍然是相对比较好的拿地时机,在今年上半年,及时跑量回笼资金,然后将资金投入到土地市场拿地,换仓谋求下一轮市场的发展机会仍然是大多数房企战略上的选择。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土地盛宴”背后有可能存在的隐患。

  一位央企开发商称,从目前的数据看,5月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开始走下坡路,而土地市场滞后商品房市场1至2个月。目前政府趁势头好加大推地,说不定2个月后市场会急转直下。另外,现在拿到的这些土地将在四五年后集中入市,市场将出现饱和状态,开发企业出售及经营物业的风险将面临考验。

  静安34亿招标石门二路街道60号街坊

  6月计划出让的地块中,不乏重量级。世博A片区地块、闵行区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北片区地块都将于6月进行现场竞价。值得关注的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东八块”之一——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60号街坊也将于6月进行招标。

  该地块属于石门二路区域一期开发用地,东至大田路,南至山海关路,西至慈溪路,北至新闸路,出让面积17937.7平方米,容积率7.58,起始总价34亿元,起始楼板价25006元/平方米,为商办用地。该地块采用招标方式出让,定于6月28日开标。

  《静安区60号街坊地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中提到,该地块拟由静安土地管理中心与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建设一栋大型现代化办公商务综合楼。

  消息经传出,不少开发商认为,这一楼板价实在便宜。

  根据设计方案,这一区域将建设一幢250米高的建筑,集办公及商业配套、休闲娱乐、餐饮酒店等功能为一体,建成后成为静安区的又一标志性建筑。60号街坊地块地下空间与地铁13号线上海自然博物馆站联通,预计将于2014年结构封顶。

  按照规划,石门二路街道60号街坊地块项目的主楼部分将由地下4层和地上57层建筑组成。其中,地下1-2层是商业及设备用房,地下3-4层则是停车库,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约为4.39万平方米。

  另外,石门二路街道60号街坊地块建设项目的功能多元,其主楼的低区部分将成为办公楼区域,中区部分是酒店式公寓区域,而高区部分则规划为酒店区域;另有3层裙房(建筑高度16.5米,规划布置成商业及餐饮区域。

地理位置优越  知名房企曾盯上该区域

  从静安区60号街坊地块步行至南京西路只需10分钟左右,足以见该地块地理位置的优越。地块的南面,紧贴着在建中的上海科技分馆,达安城、现代建筑设计大楼、育才中学初中部。

  此次该地块以招标的方式出现在上海土地市场,沪上一位分析师表示:“肯定是和政府勾兑好的。”

  中房信研究总监薛建雄表示,该地块只是走个招拍挂流程而已。如果是放开去拍,楼板价肯定在3万元/平方米以上。薛建雄分析称,政府更希望打造对静安的形象和长期税收更有帮助的项目。因为担心拍卖出去后,企业想法与政府不一致,所以政府只能靠自己的国企来做。

  据了解,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60号街坊所在的“东八块”,曾被誉为上海最后的黄金地块。该区域位于上海市静安区东北部,由八个连绵的旧街坊组成,东至成都北路(南北高架)、南至北京西路、西至石门二路、北至新闸路,总面积17.64万平方米。

  2002年5月,上海市政府将这片土地分割为八块。当时,盯上该区域的企业,包括来自香港的李嘉诚家族、新鸿基集团等多家财团。

  最终,上海市政府与当时的“上海首富”周正毅签订了八块国有土地的八个出让合同,但由于在土地转让和居民拆迁安置上的众多纠纷,最终引发了连环诉讼和举报。一年之后,周锒铛入狱。2003年八月底,上海市政府将该地块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