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购房者加重观望 改变策略改售为租

作者:魏莹
内容:

    变化一:中介方从手忙脚乱到工作适度

     “门店量从4月初开始就慢慢少下来了。3月份真是忙得喘不过气,平均每天最少接待3批客人,一天只吃一顿饭是常有的事,而现在人流量明显减少,电话量也从3月份的每天30多个电话降到个位数。”本市某中介经纪人小李对记者说,“3月起,交易量出现井喷,我们中介的工作人员根本不够用,所有的文员也齐上场。当时说20%个税即将落地,所以连续几天二手房交易大厅都被挤爆,我们每天一开门就去交易大厅排队。而进入4月至今,交易大厅的咨询与办事来访量也逐渐恢复常态,我们不用再排长龙了。”

     记者近日在某中介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同样的一套房源,从原先的“出售房源”换成了“出租房源”,几天前原本进门一排都是负责买卖的经纪人,最近一下都变成了负责租赁业务的经纪人。记者暗访时,这些经纪人再也没有3月份的忙碌,取而代之的是适度的工作量,闲暇时可以聊天、喝茶、上网。

    变化二:购房者从着急购入到加重观望

     细则未落地,买卖双方的心态已由之前的争取快速成交,变成观望等待,因此造成了成交量的大幅下滑。

     楼市新政细则在天津未落地,购房者少了急于成交的冲动,购房选择更趋理性。一刚需购房者穆先生今年以来一直在看房,穆先生说自己的看房感受可以称为,从国五条新政刚出台的那段时间的焦急心态,到如今的淡定观望。穆先生从今年年初开始关注二手楼市,几乎每周都去现场实地考察。他说:“2月底时,我相中了河东区一套90平方米的二手房。尽管该楼盘周边配套不是很完善,交通路线也不是很便利,但因其价格低廉,仍然受购房者青睐。可没想到我正在犹豫是否购买时,被告知此房已卖出。从2月份开始我就发现购买二手房的人增多起来,每次去中介公司都人满为患,很多人在咨询,所以自己感觉买房这事很紧迫。随后又看了好几处房源,但出于对户型不满意、价格偏高等原因没能出手,直到今天也没买到适合自己的房子。”

     随着国五条细则的出台,购房者的恐慌心理及其引发的赶搭政策“末班车”现象随之减弱并消退。此时穆先生购房的焦急心态放缓了很多。他表示,最近不少新盘开盘时间一拖再拖,二手房交易也特别冷清,自己也在观察市场动向再考虑购房,反正近一两年也不着急结婚,可以再观望。

    变化三:卖房者从着急卖出到转卖为租

     新“国五条”细则出台后,新房市场依旧稳步前行,反观二手房市场,买卖双方则显得十分“冷静”,尤其是一些不着急卖房的人,改变策略改售为租,当起了“包租婆”。

     记者在河西区一家二手房中介店看到,4月份以后很多二手房被冷落下来,咨询和看房人明显减少。这些房屋地段不错、价格也较为实惠,但就是因为房主出售的是第二套住房,为了避开20%的征税,所以没有市民问津。根据市场变化,一些不着急出售的房主本想在3月份卖出一个高价,所以没有及时出售,现在政策明朗,他们开始采取以租代售策略。某中介经纪人告诉记者:“从4月份开始,好多房主都改变主意了,以前只卖不租的,现在也都挂牌出租了。”

     两个月前,吴先生通过某中介想要出售自己的一套二室一厅住房。吴先生说:“3月份,经常有中介带着客户来看房子,可我总想着再等等看,心想一定要好价钱才值。然而,细则出台以后,看我房子的客户逐渐变少。不过没关系,反正也不缺钱用,所以我并不打算降价出售。但是现在总不能让房子闲置在那里吧,先收着租金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