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含山县紧紧围绕“项目提速年”活动,大力推进“446”发展战略,抢抓机遇,提速提效,开拓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1-6月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亿元,同比增长12.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61亿元,增长22.4%;固定资产投资74亿元,增长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4亿元,增长2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亿元,增长13.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增加值增幅在全市三县都居第1位,分别高于全市4.5个、12.2个百分点。全县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程度达96.64%。ˉ
面对全年的工作目标和下半年的工作任务,含山县委要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要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立下军令状,挂起作战图,勇于开拓,敢于担当,敢打硬仗,干成为算,确保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以更大的力度主攻重大项目。对含山来说,项目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项目建设是下半年最重要的硬任务。在同步推进“四大工程”重点项目的同时,必须集中精力,主攻牵动性重点项目。要全力以赴推进信德环保新材料、光大生物质发电项目、龙源风力发电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培育制冷配件产业园项目,力争3-5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打造全省首个制冷配件产业基地;要突出招大引强,重点跟踪推进上海华谊产业园、南京际华3503服装等一批重大项目,确保早日落地。
以更快的进度推进产业集聚。加速推进三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力争年内建成起步区,并初具规模。要按照置换搬迁、以奖代补、订单置换等模式,将含城区域50多家麻油厂向环峰镇油脂产业园集聚,打造油脂产业基地;将含城周边投资1000万元以下、占地粗放的30多家企业向小微企业园集聚,拓展发展空间;将120家小型铸造企业向铸造产业孵化园集聚,实现产业升级,打造精密铸造产业基地。
以更新的理念加快城镇建设。含城建设上,向南打造现代化滨水生态慢城,向西打造西区综合配套服务区,努力把含城规模做大、环境做美、实力做强、功能做优。集镇建设上,加快完善7个集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明晰功能定位和产业支撑,依托产业基础、区位优势,打造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城镇管理上,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狠抓以“门前三包、门面招牌、车辆停放、摊位规范”等为重点的38项重难点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争创全省文明县城。
以更优的路径推进农村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庄园计划,确保年内建成华阳寺、大庙2个生态庄园试点村,10个生态庄园示范点见成效;不断加快中心村建设,坚持规划引领,“点、线、面”同步,重点抓好大渔滩现代农业示范园、昭关褒禅山旅游度假片区、凌家滩文化村片区等周边镇村示范带建设,确保昭关新村、凌家滩文化新村等20个中心村完成建设任务。坚持搞好土地流转,依托县农投公司,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工作力度,确保全年供地5500亩以上,清理低效闲置土地1000亩。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确保昭关温泉开发、运漕历史文化名镇综合开发两个牵动性旅游性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以更多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进一步完善投融资管理体制,整合国有土地、房产、林权、特许经营权,全力打造非政府融资平台,适时组建城投集团,力争公司总资产达100亿元;进一步优化银行贷款、信托、基金、社会融资等多元融资方式,确保全年完成政府性融资10亿元以上;进一步招大引强,特别是在安置房建设、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强招投标工作研究,着力引进有实力、有业绩的大型企业,扩大融资规模。
以更高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狠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组织开展“中国梦”集中宣讲教育等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站、短信、讲堂、舞台六大平台作用,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在弘扬主旋律中汇聚正能量。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在全县上下营造一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重点活动的监督检查,确保落到实处。深入贯彻《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厉行节约,增收节支,勤俭办一切事情,切实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到发展最需要、群众最急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