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一民警成为“和事佬” 村民有纠纷都请其调解

作者:彭淑芳
内容:

  听说当涂县太白镇有这样一位“调解大王”,只要哪家发生家庭矛盾或村民与村民之间发生纠纷,大家都乐意请他来帮忙调解。不管什么矛盾和纠纷,只要经他调解,不但矛盾解决了,而且还可达到“化干戈为玉帛”的神奇效果。他就是当涂县公安局太白派出所民警朱永保。

  10月10日下午,记者慕名来到太白派出所欲采访朱永保,不想,他出警了还没有回来。等了好长时间,终于等到了他,一见面,他就表示歉意说“不好意思,刚刚调解了两起纠纷,让你们久等了!”记者问:“都调处成功了吗?”朱永保很肯定地说:“成功了!两起纠纷的当事人都没有意见了!”

处理问题时一碗水要端平

  老百姓为什么要相信我来给他们调解,这就是要公平公正。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要一碗水端平。”对于记者所问“老百姓为什么相信你出面给他们调解”这个问题时,朱永保如是说。

  朱永保给记者讲了10月份刚刚发生的一件事:该镇鑫龙村一位70多岁的沈老太,因为在其名下的一亩三分地要征迁,涉及补偿款的分配问题,老太的几个子女之间闹起了矛盾。原因在于,老太表示要将所有的征迁受益全部给女儿,老太说:“我平时和女儿过,生病也是女儿服侍,以后死了也是女儿送终,所以,这钱只给女儿!”此言一出,老太的两个儿子和媳妇不干了。他们认为老人虽然和女儿过,但他们也出老人的生活费。现在,老人却要将仅有的一点财产全部给女儿,他们认为老人太偏心了。双方矛盾一再升级,由起初的争吵发展到后来的打架。

  朱永保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不下五六趟前去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朱永保认为,沈老太将财产全部处置给女儿的做法确实欠妥,于是先从老太的女儿身上做工作,让其换位思考,毕竟是自己的亲兄弟。当女儿的工作做通后,朱永保又去做沈老太的工作,最后再请来镇法律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圆满地签下协议,矛盾就此化解。

给矛盾双方算算打架成本

  “村民之间有时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双方不冷静,头脑一发热就要打架。这时候,我就要给他们算算打架的成本,一来看看可划得来,二来问他们是否解决了问题。”
  
  
朱永保说,太白镇太白村有一对吉姓两兄弟。1999年,哥哥因翻盖住房缺少资金,向弟弟借了5万元。后来弟弟家孩子大了,也要建新房,便要哥哥还钱。哥哥家因为没有多余的钱,于是一再拖延,兄弟俩为此闹出矛盾,争吵不休。2012年4月20日,两家人又发生激烈争吵,还相互动起了拳脚。朱永保到现场后,兄弟双方都强烈要求民警将对方抓起来“绳之以法”。为防止事态扩大,朱永保先稳住两家人的情绪,然后请来村干部,请他们共同做思想工作,但效果甚微。朱永保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兄弟俩请到调解室,推心置腹地与他们谈心交流,找出矛盾点,因势利导。朱永保还扳着指头为他们算了一笔打架的成本账,问他们看看可划得来,又是否解决了问题……在朱永保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两家人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相互认了错,同意进行调解。朱永保随即又请来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一同劝解,最终成功化解了兄弟之间的矛盾,债务问题也得到妥善解决。
 
  
据悉,朱永保从事调解工作的四年多来,累计调解各种矛盾纠纷800余起,成功率达98%。为此,他多次受到该县公安局嘉奖,两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今年5月,又荣获马鞍山市“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