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山乡3000多村民告别“大水缸”畅用自来水

作者:彭淑芳
内容:

  “你听听,这水哗哗地往上跑,不要一会(太阳能热水器)就能上满了。”近日,当记者走进佳山乡陈家村前闸村民组的周韦兴老人家时,他正在给太阳能热水器加水。听着哗哗的水声,老周有一种圆梦的满足。10月22日,随着陈家村安全饮水工程一标段试水成功,老周一家和13个村民组的村民一起告别了困扰大家多年的用水难问题。

  东边一字河,西边是长江,“四面朝水,一面朝天”的陈家村附近就是自来水厂的取水点。被水包围着,毗邻着取水点,但陈家村的老老少少近些年却一直为没有水而烦恼。2003年,陈家村通过村级资金和村民自筹的资金为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但由于自来水管道细,且线路较远,水压不够,接到村民家的自来水一直都是“涓涓细流”。刚接通的时候,村民还有从池塘担水使用的习惯,不经常使用自来水,随着用水习惯的改变,且家家户户装上了太阳能,供不应求的矛盾就显露出来了,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断水的情况。周韦兴家准备了一口大水缸,平常总储备上一大缸以备不时之需,“没电还能将就,没水那就真不行。”半夜的时候,老周总要爬起来,干什么,给热水器加水,“白天根本别指望,晚上水压会大点,一般可以加上去。”老周说,偶尔也会有半夜也加不上水的尴尬。

  没水了,有的村民就会打电话找村里的干部,一次两次三次,村民们心里都有了怨气,村干部成为最直接的出气筒。陈家村村书记刘光兴说,这些年来,25个村民组1000多户3000多人的饮水问题让村干部受了不知道多少的委屈。“我们也想帮大家解决这一难题啊,可惜有心无力。”在他看来,委屈事小,影响干群关系事大,所以,在陈家村,解决用水问题成为最迫切的事情之一。

  随着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陈家村被列入“盘子”,8月中旬,工程正式施工。“以前主管道只有50厘米,现在连分管道都有75厘米呢。”老周是个急性子,施工时他没事就去现场看看,遇到需要帮忙的时候也顺便搭把手。重新铺设管道,多多少少要铲掉村民的一些树木或庄稼,但刘光兴说,陈家村的老少爷们没有谁借此刁难过施工人员或者索要赔偿,在他看来,这不是说陈家村的村民个个“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因为这真的是办进了大家心坎里的“民生工程”。

  10月22日,一标段成功试水,13个村民组在用上了“哗哗”的自来水的同时也顺带解决了原来铁锈水管带来的水质不佳问题。“目前有十几名工人在施工,预计二标段在三五天内也可以全部完工。”刘光兴说,随着二标段的完工,陈家村将彻底告别用水难的问题。

  今年,佳山乡同时组织实施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还涉及马塘村和三联村。据介绍,目前,另外两个村的工程也在紧张施工中,“随着今年这3个村的改造工程全部完成,佳山乡17个村将全部用上放心的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