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下午,在南京召开的2011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新闻发布会透露:开幕式暨文艺演出首次在室外市民广场举办,群众参与面更大,规模更大,影响更大。马鞍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盛厚林出席发布会。
据了解,今年的诗歌节由安徽省政府主办,安徽省文化厅、省旅游局、马鞍山市人民政府承办,将于10月15日隆重开幕,主题为“文化让生活更精彩”,开幕式暨文艺演出将在马鞍山市民广场举办,并现场直播。除开幕式外,共安排诗歌类及相关活动9项,经贸招商活动8项,群众文化活动9项,各类活动总计近50场。各类活动涉及市内数十个部门单位,遍及城乡群众。
本届诗歌节通过设计活动,搭建平台,组织动员各界群众参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力求将诗歌节办成“诗歌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此,我市组织了大量的群众文化活动,如花山区第六届社区文化节、雨山区第四届农民文艺调演、金家庄第四届“幸福之花”文化活动以及和县的蔬菜节。同时,今年诗歌节的开幕式暨文艺演出将在我市的市民广场举办,组织广大群众、各界人士参加,就是为了让群众参与诗歌节,体会艺术的魅力,体现“文化让生活更精彩”的诗歌节主题。
本届诗歌节一大亮点是文化与经贸结合。通过围绕全市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开展招商经贸活动,设计安排了一系列经贸活动:如“铁基新材料论坛”、“宜居城市论坛”、“第五届中国博望机械刃模具展”、“马台经贸文化周”、马鞍山“新区新项目”投资推介会、“全国名优特产品与外贸商品展”等丰富多彩的经贸活动,力求将诗歌节办成“经贸的平台”。
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国际吟诗节)已举办20余届,今年在办节理念、内容、形式上力求有所创新,不再是单纯的文化活动,而是要办成“宣传的窗口”、“经贸的平台”、“人民的节日”、“朋友的聚会”。
新闻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梁发年主持。中央驻苏、香港驻苏、江苏省及南京市主流新闻媒体和网站、安徽省及我市主流新闻媒体和网站的30多家媒体40多名记者出席了新闻发布会。(邬刚)
链接:历届诗歌节基本情况
马鞍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终老之乡,在这块土地上,他曾留下50余首脍炙人口的诗章。为纪念诗人李白,传承诗歌文明,弘扬民族文化,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交流,自1989年起,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决定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举办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节庆期间开展大型文艺演出、诗歌创作和朗诵比赛、国际友人吟诗会、经贸洽谈、旅游观光、李白研讨、群众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不但形成了自己的活动特色,也成了马鞍山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1992年,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被国家列为中国国际观光年百次重点旅游节庆活动之一。
马鞍山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诗歌文化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诗城。马鞍山现有诗歌研究和创作学术团体6个,其中李白研究会为文化部主管的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近300位会员分布在全国25个省市和日本、韩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此外,太白诗社、青莲诗社、牛渚诗词研究会等学术团体,研究和创作的成果也源源不断。
鉴于我市多年举办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的成功经验和良好效果,2005年初,经国务院批准,第一届中国诗歌节在马鞍山市举办,由文化部、中国作协、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马鞍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第一届中国诗歌节的成功举办被誉为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自2006年开始,在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的基础上,每年举办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
(来源:马鞍山易房网 www.0555yi.com 马鞍山 诗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