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放心菜”让消费者真放心

作者:陶兴玲
内容:

素有“全国蔬菜之乡”美誉的和县,在农业发展中,30多年如一日,狠抓蔬菜生产,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已成为全县支柱产业。为全方位展示和县蔬菜产业成就,本周起,我们将陆续推出“和县蔬菜”系列——安全篇、技术篇、品牌篇、市场篇和发展篇。请看,安全篇——

  ■通讯员常兴胜

    日前,工作人员正在绿色长廊里修剪葫芦蔓藤。据了解,第七届和县蔬博会将于11月16日举行,作为主会场之一的和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全省首家台创园,拥有温控智能大棚11000平方米,种植各类精品果蔬100多种。目前,棚内鲜花烂漫、果蔬飘香,时刻准备迎接八方宾朋的到来。通讯员汪国庆严小明摄

    位于鸡笼山脚下的鸡笼山国家蔬菜标准园内,园区负责人周万成拿来包装好的辣椒,指着包装盒上的二维码标识,满脸春色,“现在我们的蔬菜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手机一刷,蔬菜信息就在屏上显示。”他手机轻轻一刷,屏上辣椒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运等记录一目了然,“这下,蔬菜质量安全可查询、可追溯,蔬菜可放心吃。”

    和县蔬菜历经30年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由起初的不足万亩发展到如今的42万亩,蔬菜发展不是简单地追求量的积累扩大,而是转型升级,提升蔬菜品质档次。

    “和县蔬菜”是一张响亮的名片,不能为一己一时之利,而让和县蔬菜蒙黑,让和县蒙羞。为将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和县在质量上狠下功夫。除基地严格按照标准化规程生产外,和县政府还引导一家一户按照园区模式生产,从农资购置、育苗、生产,到采收、包装、销售,都严格按照标准化规程操作。

    “质量是生命”,为使蔬菜质量品质提升,早在2001年,和县就着手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适时公布15个品种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颁布《和县无公害蔬菜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在全县范围内禁售73种农药,凡国家规定禁限的在这里全部禁售,从源头上狠抓质量安全。2007年,和县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县,2009年,全省唯一一家省级蔬菜质量检测中心落户和县,一件件文件的出台,一项项措施的落实,和县蔬菜“从农田到餐桌”放心安全食用,使和县蔬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代。

    建立二代棚体,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吊蔓西瓜、珍珠藕、樱桃番茄、水果黄瓜、彩色甜椒等新品种的推广种植,微滴灌、杀虫灯、防虫网、性引诱剂、粘虫板,以及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的推广使用,通过有效的绿色防控病虫害,保证了蔬菜产品的品质安全质量。

    不仅如此,和县还对产地环境开展检测,县环保部门承担着出口示范区土壤、大气环评检测任务;县土肥站对蔬菜产地测土配方。他们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县镇农资部门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加强对散户监管,农技站加强蔬菜田间监管,全县115个村都配备植保员。他们担负着蔬菜政策宣传、技术指导、资料发放和生产监控,通过不间断检查,查库房,看用药生产记录,保证蔬菜品质质量。

    和县县镇两级具备蔬菜检测能力,全县在省级蔬菜质检中心、4家菜市场、皖江蔬菜交易批发市场、6家基地等18处设点速检蔬菜,杜绝“问题菜”进市场到餐桌,全县蔬菜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农残抽检合格率达100%,和县蔬菜真正成为“放心菜”。

【欢迎您参与话题讨论,加入马鞍山易房网置业QQ群(群号:275629384)、关注马鞍山易房网微博,用手机分享您最具个性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