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一个标题为《凌家滩遗址外围区域系统调查又开始啦!!》的志愿者招募帖在网络上非常火爆,帖子内容清新朴实、充满才气,让人一看就喜欢,谁也不会想到发帖人竟然是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朔知,凌家滩遗址发掘的领队。
我们先来看看志愿者招募帖的前面一段:“依旧是凌家滩,依旧是裕溪河,依旧是那未知的遗址群,
静静的遗址,怀抱着古老的神秘,
期待着你们青春的脚步,唤醒它们。因为有你们,庞大的凌家滩不再孤单,因为有你们,它的卫星村不再湮没,区域系统调查,更希望能有你。”
区域系统调查法,主要运用“拉网式”手段,每30米安排一个人进行布点,从而使记录方式更全面、更完整。自2008年底开始,省考古研究所朔知教授设计了新的凌家滩遗址考古工作计划,前期工作以调查、勘探为主要内容,后期在调查、勘探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发掘。几年来,朔知教授已经在大范围内开展7次区域系统调查,全面了解凌家滩遗址本体、周边遗址分布等面上情况,对凌家滩遗址的形成背景、社会发展进程和整个裕溪河流域的文化变迁提供一系列的新认识,同时也对遗址下一步的保护和展示利用提供可靠的学术支撑。今年将进行第8次,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区域调查,面积为50平方公里。
根据以往成功的经验,11月初,朔知教授编写了志愿者招募帖。他希望此次能招募到10名身体健康、不畏风雨,能走田野,基本认得陶片的志愿者,目前报名者非常踊跃,包括许多高校考古专业的研究生,他计划近期开始筛选,12月10日前完成集合,12月中旬利用15-20天的时间完成此次区域系统调查,继续扩大凌家滩文化的分布范围,了解遗址分布的特点,为下一步凌家滩遗址的发掘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