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都是城镇职工(居民)医疗费报销的高峰期,也是参保市民报销矛盾最集中、医保工作人员压力最大的高峰期。我国城镇职工医保参保已开展10多年,城镇居民医保已开展近7年,各地在这个高峰期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保人员工作压力?如何进一步提高市民报销办结的满意度?12月13日,笔者来到了和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服务大厅。
一连数日的雾霾天气直到前几天才姗姗离去,清晨的和县,微风徐徐,碧空如洗。虽然才过8点30分,服务大厅里前来办理医疗费报销的群众早就排起了数条“长龙”。敞开式服务台的背后,十来位工作人员一会审核医疗发票,一会对市民解释有关政策,一切都显得那么地有条不紊。
“其实人流量从本月初就开始逐渐增加了。”趁着市民交换的间隙,县医保中心工作人员余俊告诉我们。由于城镇职工(居民)当年医疗费年底集中报销的特殊性,每年11月初,他们中心就开始提前“备战”,积极应对,目的就是要确保患者能在年底前拿到报销款,安心过新年。“这不,这个月我们增加了4个‘一站式’服务窗口,还利用休息时间审核票据,大厅的办理场面才这么平稳、有序。”长时间的工作,再加上与市民的大量对话,余俊说话时的声音略显嘶哑。
“他们的解释很清楚,我现在彻底明白了我医药费的报销额度。”一旁,该县商务系统退休职工高大爷对我们说。原来,前几天,高大爷的慢性病报销款已经打卡发放,但他总感觉报销额度过低。一大早,老高在老伴搀扶下,来到服务大厅询问。医保中心副主任江庆接待了老俩口,详细解释了老高所患慢性病的可报药品,并告诉他本次报销清单里哪些药品不在报销范围。一切都弄明白后,老俩口这才放心地离去。
“现在的部门就是服务型的部门,市民满意,我们才安心”。江庆告诉我们。这段时间,每天前来报销、询问的市民多达几百人,而且老年人偏多,中心工作人员都不厌其烦地解释每个人所提出的疑问,有时一天同样的问题解释就多达几十遍。“由于长时间大声解释,咽喉炎目前已成了我们中心职工的慢性病了。”江庆笑着说。
“今年我县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工伤、生育各类保险参保人员高达14万多人。”在县医保中心办公室,中心主任徐经垠对我们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和县医保中心结合“作风转变年”活动,及时开展“把患者当亲戚看”主题教育活动,全力克服时间紧、人流量大等实情,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审核、发放医疗费用,确保患者满意。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审核报销达万余人次,发放医药费用520余万元。剩余的部分,预计月底前可全部审核、发放完毕。 通讯员 汪国庆 陈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