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吴超山村创业当“羊倌”

作者:芮晨燕
内容:

  大学生村官吴超担任和县善厚镇早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后,他充分利用早林村独特的山地资源优势,逐步摸索出一条养殖山羊带领村民致富的路子。1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早林村山羊养殖中心,探寻大学生村官吴超过去一年创业的苦与乐。

  “地暖要及时打开,羊圈里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因气候变化过快而导致‘羊宝宝’感冒生病。”1月27日早晨,山里的雾气还未散尽,吴超已在山羊养殖中心里忙碌起来,他一边给“羊妈妈”加餐增加营养,一边指导工作人员如何使用地暖,调节羊圈里的温度。吴超说:“天气预报说近日气温要下降到零度以下,我特地赶来查看羊圈里的地暖是否能正常运行。”

  “初次养羊没敢叫村民们入股,担心一旦出现失误会挫伤村民养羊的积极性。通过自己一年的摸索,2014年我就可以带领村民们从事山羊养殖,一起致富了。”吴超说。现年25岁的吴超,2011年大学毕业后通过“村官”层层选拔成为早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从学校到农村,从学生到村官,巨大的心理落差曾让吴超一度无所适从,丧失过信心。

  当吴超把想辞去村官,到外面去闯荡发展的想法告诉母亲时,母亲陈传英苦口婆心地开导儿子:“你既然选择了村官,就要好好地干出名堂来,怕困难,怕吃苦,这不像我的儿子!”母亲的话说得吴超热血沸腾,也坚定了他干好第一书记的决心。

  养殖山羊利润虽然高,但是风险也大,一旦养殖出现失误,不仅让村民蒙受经济损失,也在很大程度上让村民对养殖业失去信心。因此,2013年年初,吴超联络了3名志同道合的大学同学一起创业。一期投资60万元,吴超占股50%,出资30万元;三位同学占股50%,每人出资10万元,前期一次性支付人民币20万元,余下40万元等年底羊出栏后再一次性结清。

  经过一年的打拼,到了2013年底,吴超共养殖波尔山羊、小尾寒羊1000余头,春节前出栏500余头,获利80余万元,除去总投资60万元和20万元的日常开支(人员工资、伙食费、兽药、饲料等),正好保本。

  “到了2014年底,我们将净赚一个养殖场,如果顺利的话预计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谈及马年发展,吴超信心满怀地说,他们将充分利用山场优势,再建20亩的浪圈,将山羊放养在浪圈中,并在浪圈中种植牧草和草药供羊食用,不够的添加青绿饲料和高蛋白大豆等,保证圈内食物充足。而出栏的“草药羊”也将成为早林村一块金字招牌。

  “把山羊带回家中。这是通过我们成功摸索后总结出的一套养殖场示范带动的新模式。”吴超说,他们将鼓励村民把山羊从养殖场领回家养,年底他们再到农户家统一收购,每家购回3-5只肉羊,一户一年便能增收3000多元,2只种羊的话一年就能增收4000元以上,从而做到了“风险我们担,利润群众赚”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