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孝爱十八载

作者:陶兴玲
内容:

   有这样一个普通人,18年如一日,用孝爱诠释着一个儿子对母亲的真情。他就是和县香泉镇居民孙长茂。

    孙长茂的母亲,91岁高龄,于1996年春天,突然感觉下肢无力。孙长茂怀揣8000元,带着母亲到南京等地去检查看病。医生诊断为骨质疏松,认为老人年事已高,不宜手术。

    母亲一段时间病得厉害,双腿不能行走,整日瘫在床上大小便,孙长茂和妻子轮流帮其擦洗,淳朴的家风,也影响着家人,儿媳也会帮奶奶抹抹洗洗。香泉以泉闻名,这里泉水叮咚,浴室遍及。孙长茂常让妻子、儿媳把母亲用轮椅推到街上浴室泡泡温泉洗洗澡,让老人感受温情亲情。

    母亲的病情时好时坏,若是发作,也考验着孙长茂“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忍耐和极限。2012年12月到2013年元月底,两个月的时间,又处在三九严冬季节,当时孙长茂认为母亲难以熬过这个冬天,他在家里堂屋边开床单,时时陪着。怕她受寒,就给她添置取暖器,“如有大小便,她会讲,我就抱起她。一天一夜十几下子。”孙长茂说,为了方便照料母亲,他在母亲床边也开一床单,时时注意,怕她有什么闪失。有时母亲犯糊涂,神志不清,不能进食,他就用牛奶、麦片和着,一勺一勺地喂她。

    也许是孝心感动上苍,母亲病情有所好转。

    汛期来临,孙长茂就把母亲安置在单位水库宿舍一楼,并安上纱门,免蚊虫叮咬,又给她安上微型台扇。由于这儿离他的办公室较近,只有20米远,若出现不测,会被及时发觉。那是去年夏天,大概在下午两三点钟,母亲想上卫生间,起来下床扶长条板凳,没扶稳,“咕咚”一声跌倒在地,爬也爬不起来,只是嘴里喊着“长茂长茂……”也许心有灵犀,孙长茂在回来的路上,听见声响,急忙加快脚步,推开纱门往地上一看,老人仰面朝天倒在地上,他一个箭步上前将母亲扶起,双手抱上床,不住地询问“有没有跌了哪?疼不疼?”

    “头天晚上还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她就头疼发烧。”孙长茂说起往事来,不急不慢。见母亲发烧,他急忙将母亲用轮椅推到香泉卫生院,让医生量体温查血象,吊水吃药,两天后,病情好转。

    “我妈的肠胃不大好,我给她准备了不少药。”孙长茂手指着母亲床头桌上摆放的瓶瓶罐罐说:“这叫润肠胶囊、消炎片、感冒颗粒,这是香砂养胃片、止疼片、芬必得,这是退烧药……”他俨然成了一名家庭医生,为母亲床前饭后问诊吃药。

    孙长茂考虑到母亲年老体弱,体质差,认为营养必须跟上去。早上吃汤饭,或下鸡蛋面。他亲自做排骨汤、鸡汤给老人喝,煨咸肉皮粉丝、搓肉丸子给老人吃。

    面前的老人气色不错,她坐在床沿,双腿搭在二号长凳上,听力不行,需提高嗓门,当大声问她“你的儿子待你好不好”时,她不住地点头道:他孝!

    孙长茂悉心照顾母亲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通讯员 常兴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