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韩呈兵面带微笑,踏上了开往合肥的汽车,他将去省城捐献造血干细胞。注射细胞动员剂后,预计4月8日将进入手术室正式采集造血干细胞。他的造血干细胞将帮助一位素昧平生的浙江急性白血病患者,重燃生命的“蜡烛”。
韩呈兵,一名37岁的马钢工人,从1999年以来共计献血34次6800毫升,获得了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表彰,是马鞍山市11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的献血冠军。
他说:“救人是义不容辞的事”韩呈兵今年37岁,是马钢南山矿的一名普通工人,也是该市献血志愿者协会的优秀志愿者。憨厚、老实、不善言辞,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提及此次捐献,他摸摸头,只是憨憨地一笑,“没啥,救人是义不容辞的事”。
去年底,正在上班的韩呈兵接到一个电话,称他的血液样本与浙江的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挺惊讶,一下子都没反应过来。要知道造血干细胞的匹配成功率太小了,我甚至忘记了自己是哪一年加入中华骨髓库的。”他说。
意外之余,韩呈兵没有丝毫顾虑就答应了,他只是告诉来电的工作人员,他需要告知下妻子和母亲。经过协商,韩呈兵确定在今年2月20日赴合肥捐献造血干细胞,但是,这中间出现了点“意外”。
今年2月5日,马鞍山市一位患者急需血小板救治。为了应急救治这位患者,韩呈兵于当天捐献了血小板。为了确保韩呈兵有更充足的休养时间,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将原定约请韩呈兵2月20日赴合肥的计划延期。对此,韩呈兵表示“毕竟救人最重要”,担心改时间耽误了患者的救治,希望可以按原计划执行。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综合浙江患者的病情,决定还是延期。
母亲说:“要是能救人,你就去吧”一开始,担心捐赠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有损害,韩呈兵的妻子和母亲对他的捐献行为很是犹豫。在韩呈兵耐心讲解和劝说下,最终,善良的妻子和母亲,一致决定同意他前往安徽省立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
韩呈兵的母亲韩继红是一位农民,不了解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她告诉记者:“我没什么文化,一开始,不懂什么是造血干细胞。儿子说了,我才懂。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基本没什么损害,还能救人,多好。我就跟他说,能救人,你就去吧。”由于儿媳妇工作忙,韩继红决定陪儿子去合肥。
4月3日当天,韩呈兵母子俩抵达安徽省立医院,做好捐献前的准备工作。此后几天,韩呈兵将进行细胞动员剂注射,使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增加到平时的数倍,预计到4月8日满足采集数量的需要,将进入手术室正式采集造血干细胞。
同事:“如果有幸,我也要这么做”记者从马鞍山市献血志愿者协会了解到,韩呈兵从1999年参加无偿献血以来,一直不曾间断,共计献血34次。15年来,他累计献血量达6800毫升,其中捐献血小板17个治疗量,获得了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表彰,是马鞍山市11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的献血冠军。
“他是好样的。如果有幸,我也要这么做。”韩呈兵所在的检修车间的车间主任查益民说,他非常佩服韩呈兵。要不是这次韩呈兵要请几天假,矿里都没人知道韩呈兵去捐献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后的三四次检查、采血,韩呈兵都只字未提,并按时完成了工作。在得知自己将要去合肥之后,韩呈兵周末跑来车间加班,完成自己需要完成的工作。他这个人,特别实在,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有情有义是矿山人的精神特质,乐于助人是诗城市民的崇高风尚,韩呈兵成为我们南山矿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这是南山矿职工的光荣与骄傲。”南山矿业公司副经理李雷说,韩呈兵的模范行为已经在南山矿掀起了新一轮的爱心热潮,未来会有更多的同事们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支持公益,奉献爱心,让爱的火种薪火相传!“我们将对韩呈兵这样的爱心人士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支持他在爱心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