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依托“12345”市长热线打造24小时不下班政府

作者:彭淑芳
内容: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立足“12345”市长公开电话平台,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融入日常工作中,以“ 接地气、连民心、转作风、促和谐”为指导,对市长公开电话系统进行整合升级,切实发挥市长热线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平台作用,畅通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渠道。

畅渠道听民声

  为解决市长公开电话难打入的问题,2013 年,我市进一步扩充受理平台体量,开通20 部坐席,将体量足足扩充了5 倍。除继续坚持24 小时人工接听群众来电,还新增语音留言、网络受理功能,方便群众表达诉求。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热线整合工作,我市将44 条政务类和公用事业类服务热线整合并入12345 受理平台,打造“一个号码找政府”的快速通道,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号码难记、电话难打、有事难办”的问题。

干实事解民忧

  “电话打得通”只是第一步,群众的合理诉求能不能得到解决,才是群众真正关心的。

  为强化工作责任,加强监督考核,我市重新梳理规范办理流程,突出即办、直办、交办、督办、查办五个环节。对能解释答复的,前台当即答复;对当场能解决的,前台通过电话转接、三方通话等形式直接协调解决;对需调查处理的,由前台转交后台,再由后台转交有关部门办理;对超期未办或回访反映不满意的,实行书面督办。

  为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我市修订出台了《市长公开电话工作规定》和《市长公开电话目标考核办法》,通过制度约束,努力让群众反映事项有诉必办、有办必果、有果必复,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集民意汇民智

  市长公开电话是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窗口,能够直接汇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批评和建议。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市全面梳理归纳群众通过热线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分类整理交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协调、推进落实。

  着重梳理群众最关心、联系最密切事项。以《一周应急动态》为载体,我市每周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并及时报送,便于市领导掌握动态信息,了解社情民意。密切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12345 专报》为载体,不定期呈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及重点问题,将重特大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和处理结果随时上报各级领导。

  及时反馈群众的意见建议。以《市长公开电话工作综述》为载体,每月通报交办和办理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供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领导提供具有紧迫性、苗头性和普遍性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请上来”“走下去”

  我市坚持“请上来”与“走下去”相结合,进一步转作风、强素质、提效能,切实提升“三个服务”水平,定期召开办理量大、与群众生活联系密切的重点承办单位调度会,会商阶段性工作热点及难点问题,提高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能力。

  同时,我市深入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乡镇”三进活动,在坚持热线服务全天候受理的同时,进行双向互动,工作人员走出受理大厅,走进基层,通过现场处置、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现场解答群众咨询、征求市民意见、了解社情民意。

  为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工作,我市主动征询市长公开电话网络单位的意见、建议,增进互动交流,提高工作认识,提升市长公开电话整体工作效率,并不定期邀请部分来电群众举行座谈会,向群众通报和介绍工作情况,征询群众的批评和建议,调动群众参与政府事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对市长公开电话的理解与支持,实现了政府与群众“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