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祝忠庆毕业分配到和县治安大队。1998年春天,被确诊为鼻咽癌晚期。凭着顽强意志,经过一年时间的治疗,他的病情基本得以控制。
为了回报组织的关心,为了继续自己的警察梦,新世纪的第一天,他毅然回到单位,请求组织上分配工作,后转至和县看守所任基层民警。
13年来,他忠于职守,用真心和真情唤醒了许多在押人员;他克服化疗后遗症,顽强工作,多次受到上级公安机关的肯定;他克服家庭自身困难,始终爱岗敬业,认真履行着人民警察的职责,多次受到省部级表彰。
“只要多活一天,就多工作一天。”和县看守所副所长祝忠庆就是这样一个人。
17年前,刚从省警校来和县看守所工作23天的祝忠庆被确诊为鼻咽癌晚期,手拿着那张“死亡判决书”,茫然不知所措。
★“他工作起来像个拼命三郎”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祝忠庆觉得病情稳定,就不顾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劝阻,毅然踩着新世纪的阳光,从人生的阴霾中走出,回到单位上班。起初,单位里有什么工作,一般不让他干,毕竟他是个绝症患者,“十来天下来,我待在单位无所事事,感到非常着急,最起码或多或少让我做点事,只要能工作就行,不能像闲人一样。”祝忠庆知道领导的用意——担心自己因工作透支身体,于是主动请缨,要求像正常人一样工作。
“他工作起来像个拼命三郎。”同事们是这样评价祝忠庆的。在综合室工作,主要与文字材料打交道。他发挥自己的文字特长,写材料,整理档案。长时间的伏案劳作,就是正常人也难以承受,更何况一个绝症患者,他经常感到头晕得厉害,还患上了颈椎病。一次,他头犯晕,两眼发黑,站不住,就捱着坐在办公室的座椅上。同事见状准备向领导汇报将他送医院,祝忠庆忙摇头说,这不是大事,一会就会好的,别跟领导说。由于长时间写材料,他的手脚常常冰凉,特别是冬天。“这好办,搓搓手跺跺脚就行。”他笑道。他的肠胃因口腔黏膜损坏而消化不良,就常用汤水辅助消化,时间一长,就出现胃疼,他就用手揉揉胃部。“我把医用塑料瓶灌满热水来焐胃。”他说话声音不高,没说一会,就唇干舌燥,嘴角有唾沫,他的身边总放着一杯水。
★“他处处想着别人”
综合室主要工作是台账、报表、支队业务联系和工作协调,每周一份狱情分析,每个岗位民警将准备情况、岗位记录等材料报来经他汇总,每月检查、和谐警民建设等专项活动都由他组织安排。它是所里的心脏,所有的台账都要汇总到这,工作最苦最累最杂。
与祝忠庆一道并肩工作的综合室工作人员毛燕对往事记忆犹新:那时,我们下班后,他仍晚上加班忙着。“我们事情做错了,他从不发火,总是说别着急。”毛燕说她配合协助他工作,那时她女儿还小,平常是她下班去接孩子,可由于工作任务紧,她就叫其他人接了。祝忠庆知道后对她说,你先回去吧,剩下的我来干,你的孩子没人带。
正是由于祝忠庆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所里在押人员档案管理电子化工作在全省监管系统处于领先位置。
“2012年3月,上级组织心理咨询师培训,所里推选祝忠庆参加,“我有的是机会,还是让年轻人去吧。”祝忠庆执意不去,并推荐陈晨。我被他的品质所感动,陈晨说,他处处想着别人。
★“他对工作热情,不顾家”
在妻子李代芳眼里,祝忠庆是个工作狂,不顾家。提起他,妻子眼里充满着爱和恨,“当初我就被穿警服的祝忠庆所吸引,感觉跟着他挺有安全感的。后来家里人得知他患重病,阻止我俩交往”。但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坚定信心跟着他,爱着他。
婚后,妻子感觉他真忙,早上出门,晚上经常不归家,在所里值夜班。
“记得我分娩,女儿降生已是下午5点多钟,可他一直不在身边,等他来医院看我们娘俩是晚上十一二点。”妻子嗔怪道,她回家坐月子,伺候自己的婆婆回老家有事,而祝忠庆因忙于工作竟忘记给坐月子的妻子买菜补补身体,妻子只好就着小菜吃饭。
“他对工作很热情。”妻子评价他,也说出自己的委屈。她常常看到别的三口之家出去游玩,就与丈夫吵着想一家人出去走走,但他推辞:我没时间,我这一走,所里就一周无人带班。
妻子为惜护他的身体,每天接送孩子总是自己骑车去,主要考虑他的胃不能受凉。去年年三十,她早早地上街买了菜,想一家人早早吃个团圆饭。可他说,三十晚上,别人都回去了,所里无人值班怎么办。妻子知道他心里更多地装着工作,想着所里的安全。妻子从他的身体着想,劝他调到别的单位。祝忠庆说看守所事情多,它需要我干,换到别的新地方我不习惯。
通讯员 常兴胜 吴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