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取消乘客补贴 出租车司机接单锐减

作者:彭淑芳
内容:

  5月17日,持续了近4个月的打车软件大战告一段落。截至今日,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同时停止对乘客进行补贴的措施也已经满月,在这场补贴大战结束了一个月之后,我市的出租车市场又呈现出哪些变化,日前,栏目组记者就此采访了市内部分出租车司机和市民。

  出租车司机丁浩:“在去年10月就注册了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今年2月前后开始陆续接单,在我市算是第一批使用打车软件的司机。”

  出租车司机丁浩:“一开始就是补贴优惠大的时候,大概一天能多赚200块钱左右,100多块钱,200块钱左右。”

  不过,丁浩也坦言,随着补贴的一再降低,接到的单子也越来越少。15日当天,他也只接到3单生意,都是在高峰期出行或者位置很偏的人。丁浩表示,尽管现在接到的单子少了,但是他不会放弃使用打车软件,毕竟用打车软件好歹有个指望,能降低空乘率。

  出租车司机丁浩:“我在使用,因为有时候,比如走到市区以外的范围之内,人家发单,这一单我就可以接到,多少可以赚一点。”

  市民童先生是有车一族,不过,当快的打车补贴最高13 元的时候,他曾经将私家车放在家里,每天打车上下班。但当补贴下调后他便不再使用了。

  市民童先生:“我已经把这软件卸载了。”

  在采访中栏目组的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因为补贴取消而对打车软件失去了兴趣。不过,也许正应了那句“凡事都有个例外”,仍然有一部分市民还在使用打车软件。

  市民许女士:“是打车软件的发烧友,作为我市最早一批使用打车软件的用户,许女士说即使在打车补贴停止之后,为了方便,自己依然会选择用打车软件叫车。”

  市民许女士:“我觉得它挺方便的,有时候时间来不及了可以提前预约,不会有很多未知的因素。”

  从主管部门记者也了解到,打车软件的一度火爆曾对出租车市场营运秩序造成了一定影响,有关出租车的投诉也曾一路飙升,其中反映的大部门问题是以拼乘和拒载为主。对此,主管部门表示,打车软件本身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新型的打车方式也的确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但是关键在于下一步的规范化管理,才能使整个出租车市场运行有序、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