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圆梦创业“钱”途宽

作者:陶兴玲
内容:

  2011年,葛龙、李冲两个大学生为了共同的创业梦想走到一起,在葛龙的家乡和县石杨镇花园村小夫妻俩合力创办养猪场。几年来,夫妻二人凭着一股创业激情和脚踏实地的真干实干,不仅靠发展养猪产业使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带领周边养猪户共同致富,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创业有“钱”途的新风采。
共同创业梦牵起一份姻缘
  “自己当老板,做自己喜爱的事,在儿时就是我的一个梦想。”1987年出生、2011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的葛龙坦言道: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山村孩子,父母长期靠农业生产过日子,生活颇为窘迫,为了供我和弟弟读书,父母不得不出去务工,赚取我和弟弟的生活费和学费,在那个时候,我就暗下决心,将来长大后一定要靠自己的一双手打拼创业做一番事业。
  “我和他就是因为有共同的创业梦想才走到一起的。”说起和葛龙的姻缘,1989年出生、来自山东的小姑娘李冲满脸盛满幸福笑容。一次偶然的邂逅,当得知葛龙也和自己一样都有一个创业梦,刚走出校园的她对葛龙心生好感,在随后交往的过程中,两人因为创业梦想话题越来越多,一段时间的聊天交往后,两个80后大学生在家人和亲戚朋友的祝福声中喜结连理。
  “父母给我们最大的祝福就是支持我们小两口创业。”李冲清晰地记得,结婚当日,双方的父母把一份沉甸甸的红包送给他们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在双方父母的支持和赞助下,婚后不久,小两口便投入了300万元,兴建2000多平方米的猪舍,开启了种猪、肉猪养殖的创业之旅。
自创“土方子”攻克技术难题
  “这些猪很有灵性的,要像朋友一样对待它,它才会听你的话。”葛龙笑言道。时至喂食时间,看到小夫妻俩推着四轮车进入猪舍的身影,只见这些猪立马就像哨兵集合似地躬身而起,在富有节奏性的哼哧哼哧声中等待主人到来。
  现在对这些猪的养殖特性和病理情况基本上了然于胸,在养猪当初,这可是他最棘手的事情。葛龙一边娴熟地给猪加料,一边介绍说,养殖当初猪拉稀,本以为采取一些药物治疗措施就可处理,可没想到,好了之后,又反复出现这种情况,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对我来说无疑是个很沉重的打击,所以当时就暗自发誓一定要攻克这一技术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养殖技术难题,葛龙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和嚼劲,和上海鑫荣种猪场建立合作生产,通过在网上查,虚心向村中年长者寻求养殖经验,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这道秘方可谓全县治疗猪拉稀的‘香饽饽’,很多同行前来索取‘法宝’,被业界公认为最行之有效的土方子。”葛龙颇为自豪地说。
养猪产业发展带富周边群众
  2013年芜湖肉猪销售500头,全椒种猪800头……打开养猪场的供求记录,里面详细地记载着种猪、肉猪的业务信息和销售台账。两年来,小夫妻俩创办的养猪场年出栏量达3000多头,产品畅销南京、山东、芜湖等地,年实现销售收入近百万元,解决地方劳力就业8人,带动周边10多养殖户发展肉猪生产,不仅如此,还每天免费为附近农户提供30多吨农家肥。
  现在党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好,我准备再投资700万元,建设3000平方米标准化舍圈,发展母猪2000头,引进福建野公猪养殖,成立农民家庭农场,为养殖户提供更多的养殖技术,把本村的散养户集中起来共同致富,争做猪养殖行业的排头兵,对于今后的梦想,小夫妻俩满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