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和县第八届蔬博会暨首届农业嘉年华专题页面
从2000年开始,和县蔬菜步入以蔬菜标准化、规模发展为主的提升阶段,率先在全国实现蔬菜生产无公害化、标准化。
据和县蔬菜产业发展局党委书记王恩科介绍,仅大棚技术已经历了四代革新,从最初的竹制简易大棚,到钢构大棚、连体大棚、新型二代日光棚等等。随之同步的,还有各项新技术,如大棚辣椒秋延越冬在田保鲜栽培、高温煮田土壤调理技术等,申请了专利,不少还解决了世界难题。这些新材料、新技术、新办法,和应聘到江浙、湖南等多地进行蔬菜生产辅导的“和县师傅”一起,名扬四方。
2013年,和县荣获“中国蔬菜之乡”,桂冠加冕之时,往日的付出和努力历历在目: 2002年起,和县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先进示范基地,以蔬菜博览会为契机,全力推介“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品牌。2005年,“皖江”牌蔬菜雄踞“全国蔬菜十大畅销品牌”首位;2008年,“济洪”牌蔬菜辣椒、番茄、茄子、黄瓜、樱桃番茄等5个品种顺利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14年,黄金瓜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审查,成为马鞍山继石臼湖螃蟹之后的第二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不论是生活,亦或产业的发展,和县蔬菜尽显中国菜乡风范。为更好地支持蔬菜产业发展,和县成立了蔬菜产业发展局,出台《和县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并从2011年起,县财政每年拿出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补菜农,并把蔬菜生产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
据介绍,该县常年种植的蔬菜品种有十大类100多个小类,瓜果蔬菜琳琅满目,四季不竭,种植面积稳定在42万亩左右,年产值21亿元。和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先进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菜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