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的大四学生郑巨帅,虽然貌不惊人,但令人刮目相看的是,22 岁的他已经拥有34 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大多数同学还在为找工作苦恼时,郑巨帅已经凭借他的发明本领成功签约国内一家知名电气公司。
发明灵感来源于生活
10 月29 日下午,记者在安徽工业大学佳山校区见到了郑巨帅,这位1992 年出生的浙江小伙,外表显得有些文静,言语不多,但是谈起技术发明时,与先前判若两人。
在校期间,郑巨帅学习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对于发明创造,他坦言,他不是为获得专利而进行发明,这34项专利并不都和所学专业相关。郑巨帅喜欢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很多想法和思路都是从平时细微处获得灵感的。
谈起自己的第一个发明,郑巨帅记忆犹新,大一时他花了两个多月时间设计了一种“电子教鞭”,但最后却没有通过审批,不过这也激发了他继续申请专利的热情。
“定时震动枕头”是他申请成功的第一个专利,谈到这时,郑巨帅开心地说,这完全和大学宿舍生活有关。原来,郑巨帅所在的宿舍有6 位同学,每天早晨或中午,其中有4 位同学的闹铃都会响,不同的铃声让人听起来有点“烦心”,在发现这个问题后,郑巨帅联想到手机的震动功能,他决定将震动和枕头联系在一起,便开始设计解决思路,并成功申请专利。“其实我还做了个实物,自己还用过一段时间,效果不错。”
类似的发明还有很多,比如“防酒驾装置”、“自动返程高压电线扫雪器”、“ 盲人导航装置”、“保健鼠标”……郑巨帅通过细心的观察与耐心的钻研,这些既源于生活又结合专业的发明创造很快就达到34项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