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还是闲置厂房, 如今变成生机勃勃的“高产地”。 在当涂县太白镇工业集中区, 通过“腾笼换鸟”引来的正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 8 月已投入试生产,第一个生产年度可达到 2400吨的生产能力, 预计年利税可达近千万元。 而该项目的前身, 原来是物流钢材贸易和钢材压延工艺公司, 因厂房闲置,2013年8月,原公司决定对该地块进行转让。 正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长青说:“‘ 腾笼换鸟’是个好办法,对企业来说,缩短了项目投产时间,对政府来说,没有花一分钱就把项目引进来了,还节约集约用地。”
今年以来, 该县加大“零”地招商力度, 围绕闲置厂房、闲置土地, 鼓励企业通过合作、 转让等形式, 成功盘活 12 宗闲置厂房、闲置土地, 达到了盘活存量、 节约集约用地的明显成效, 给“旧厂房”、“闲土地”带来“新生机”。 该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项目落地难已成为工业发展的瓶颈, 落地难难在土地供应不足。 而另一方面,又存在闲置厂房、闲置土地。 用地难倒逼出“零”地招商的新思路。
在“零”地招商中, 该县加大工业园区闲置土地清理力度, 采取协议收回、无偿收回、部分收回、限期开发等多种方式, 盘活存量土地。 石桥镇工业集中区原来有一家化工企业, 办了5 年, 半死不活, 濒临停产。 政府和企业一商议, 以 410 万元的价格回购了不动产, 政府再招揽优质企业入驻。恒发服饰有限公司落户后,“投产第一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3000 万元, 上缴税收300万元。”公司总经理罗林信心满满。 一场“腾笼换凤”的好戏, 让三方皆大欢喜。
“零”地招商涉及新老企业的利益切割, 老企业不愿意用“ 换凤”的方式“腾笼”怎么办? 海华建筑机械公司走的是“土地换企”的路子。 海华公司生产经营并不差, 年产值也有 4000 多万元。 只是占地面积较大, 土地空置率较高。 海华将空置土地出租给溧阳钢格板公司 , 于去年 5 月建成投产。 溧阳钢格板的加入, 让海华这块土地产出一年增加6000 多万元。 国能电力因产能不足, 也将 15 亩工业用地出租给美得利服饰, 每年租金 30 万元, 不用伤筋动骨, 就能一举多得。
用地难还倒逼出一个新思路, 用空间换土地。 该县推行标准化厂房建设, 边建厂房边招商。 当涂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园规划建设 16 栋多层厂房、15 栋单层厂房, 并统一配套建设职工食堂、宿舍和研发办公楼,目前签约入驻率达 80%, 投产率 77%。 青山河高新园区及 4个中心镇工业集中区也开建了标准化多层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