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站村炮楼:水泥脱落 草木丛生
作者:nancy
内容: 吴先生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儿子一家三口来看望他时,他正在电视前看“公祭日”的相关新闻,刚上学的孙子也陪着他一起看,还问了不少抗日战争的问题。为让孙子牢记那段历史,当天下午,他特意带着孙子从老市里赶到火车站附近的老站村,参观当年侵华日军遗留的老炮楼。
“到现场一看,两座炮楼都残破不堪,里面还住了人,周边环境也很脏乱,再不加强保护,真担心哪天老炮楼会倒。”吴先生告诉记者,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曾在马鞍山建铁厂,大肆掠夺矿产资源,在马鞍山山上山下及向山地区和宁芜铁路、马向铁路留下了大量的厂房、民居和军事工事,但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目前这些侵华日军遗留的老建筑大部分已拆除或损毁,“留下的东西屈指可数,都是日军侵华的铁证,不能再损毁了。”吴先生无奈地说道。
吴先生认为,抗战时期扼守宁芜铁路,马向铁路的老站村炮楼,对研究马鞍山市抗战史、日本掠夺中国铁矿资源及宁芜铁路战时交通重要性等课题,都是重要的实物史料,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加强保护,妥善保存这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和日军侵华罪证。
老站村炮楼现状令人担忧
12月14日下午,记者专程探访了老站村炮楼。顺着和平楼小区西侧红旗路原“一枝花饭店”边的小巷辗转前行,记者在跃进桥西南角的铁路边找到了老站村炮楼。东西两座炮楼相隔一二十米,通过一排老灰砖平房连在一起,炮楼周边被老旧平房和简易建筑包围着,不细看,很难找到。东西两座炮楼高十余米,三层结构,虽保持基本完好,但均“伤痕累累”,残破不堪。
两座炮楼的墙体都钉着几个张拉电线、电缆的铁架,水泥墙体出现多条长长的裂缝,并有大面积水泥脱落现象,尤其是东炮楼北侧墙体中间段的水泥面层已基本脱落,露出的灰砖墙体上满是植物根茎,草木丛生;炮楼多扇射击孔和楼顶瞭望窗被改为木窗,炮楼楼顶还装着一台太阳能热水器。
据住户徐先生介绍,老站村炮楼和旁边的老平房都是铁路部门的职工宿舍,他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住在此处,目前两座炮楼分别归两户人家使用,但只摆放了一些杂物,并不住人。徐先生说,老炮楼和中间的平房都是当年日军留下的建筑,除炮楼的木制楼梯在“文革”期间损毁外,炮楼和平房的格局都没有大的改动,基本还算“原汁原味”。
“虽然炮楼和平房当初建得很牢固,但毕竟经过七八十年风风雨雨,再不修修,就难保了。”附近居民李大妈说,这两座炮楼成为职工宿舍后,就一直没有任何单位和个人维修过,“前两年曾有南京的一个大学教授来探访过炮楼,说像这样保存完整的鬼子炮楼目前在全国都罕见,文物价值大得很。”李大妈告诉记者,曾听人介绍,这两座炮楼已被列为“市级不可移动文物目录”,但一直未挂牌保护,希望市有关部门能派专家来这里看看,尽快修缮这组建筑,“这是日军侵华罪证,不能毁坏在我们的手里啊。”李大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