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邓培,1993年,21岁。2014年春节后,他的快递网点开门营业。张邓培也从“快递小弟”升级为“小老板”。
入行三年,这是他最繁忙的一个双十一,快递量比平时上涨了70%。早上七点上班,晚上十点下班,网点里五个快递员忙得没日没夜,赶不上饭点的时候,就是一块烧饼+一瓶可乐。
近年来“快递员月入超万元”的报道频见报端。“张老板”听了直摇头,“我这个网点主要负责秀山新区、软件园附近,快递总量很小,收件量也不大。平时每月也就2500-3000元,双十一期间,也就多500元左右。”
张邓培刚说完话,电话声响起,是一位熟客跟他约定在烟草局门口收一个包裹。如今,对他的网点来说,增加收件量是提高员工工资的唯一途径。
“没有基本工资,没有固定节假日,亟待规范的快递行业。”张邓培坦白地说,如果有更好的机遇,他可能不会再当一名快递员。
为了保畅通、不积压、少投诉,“张老板”要求自己和员工们尽可能当日件当日派,有天夜里送快递上门,收快递的老人拎着把菜刀开了门,张邓培先是一愣,后来忍不住笑出声来。苦点累点无所谓,最怕客户的不理解。
2013年夏天,是自1962年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天。都说胖子怕热,张邓培也不例外,每天送快递都累得汗流浃背。荷西嘉园的一位好心人每次从窗户放下一个篮子来接快递,并且会在篮子里为小张准备一瓶冰牛奶。工作当中难免遇到客户的不理解,但因为这样的惊喜,让张邓培倍感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