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近,对马鞍山市建筑民工来说,都盼望着拿到工钱回家过年。日前,市建管处对全市建筑领域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了摸底检查,并联合相关部门要求相关单位积极筹措资金支付工资,加大清欠力度,为民工撑起权益保护伞。
按市里要求,某公司为工人准备了“四个一”,并按时发放工资
农民工:从未少过工钱,会一直跟你干
距离春节越来越近了,在当涂县东部新城安置房二期项目现场的临时办公室里,项目负责人和市建城国际公司的财务人员也正忙得不可开交。“我们正在核实工地上工人2014年的考勤情况,再核算工资,确保最后能准确无误地给每位工人结算工资。”
而对于工资,在工地上忙着干活的木工王昌龙是一点也不担心。“我在公司干了十几年,每个月都按时发放生活费,年底也从未少过钱,我很放心。”他告诉记者,他们班组有五六十人,都是老队友了,其中干得最长的都快30年了。“到手不少钱,工人就会一直跟你干。”
“按照市里要求,我们为每一位工人都准备了一份合同、一份考勤、一份保险和一张工资卡,并严格按照合同,按时按量发放工资。”公司相关负责人张珊珊表示。据悉,为了让每位在岗农民工拿到足额工资,马鞍山市各项目施工单位对建筑务工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建立专职劳资员制度,劳资员受公司委派,具体负责并督促劳务分包企业或班组务工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登记每名工人的身份信息,统一编号;并编制务工人员月工资报表,监督财务人员将工资直接发到农民工手中,做到月结月清。
又到年关,建筑工盼望着拿到工钱回家过年,这个心愿有了“保障”
相关部门:拖欠民工工资,后果很严重
向工地上的农民工散发维权知识材料、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将农民工工资清欠公告张贴在工地醒目位置;开展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行动,对227个工程项目、92家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进行排查;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全天候”接待农民工投诉,为农民工讨薪……为做好两节期间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市建管处联合人社、工会等多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
除了创新农民工工资监管机制,实行实名制管理、建立专职劳资员制度、实施银行代发实名存折制外,马鞍山市还要求相关管理人员采取“包案制”,及时报告清欠进展情况,对在建项目出现拖欠纠纷的,启动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停止其工程报验、监督验收或不予办理竣工备案,以保证及时支付工程款和务工人员工资。
此外,为防止恶意拖欠的事件发生,市建管处还要求施工单位建立项目部农民工管理台账,对劳务用工实施动态化、制度化管理;要求建筑业总承包单位必须专门设立农民工投诉举报电话,明确受理投诉人员,进行专人24小时值班,专门解决欠薪投诉问题。
其中,对管理不善、处置不当造成农民工越级投诉、群体讨薪、围堵马路及政府办公场所等恶性事件,将责任单位及相关人员一律记入严重不良行为记录,列为重点监管对象,给予责令整改、降低企业资质等级、限制其投标资格直至清出马鞍山建筑市场等处理。各工程项目经理(负责人、班组长)不得采取逃逸、关手机等手段回避矛盾,拖延问题解决,激化事态,如有违反,终身禁业。
恶意欠薪 难逃法网
花山法院审理首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
1月14日下午,花山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被告人张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这也是该法院审理的首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
2013年12月,被告人张某经营的装饰公司因经营不善倒闭,共拖欠万某等11名员工劳动报酬62650元。2014年1月21日,花山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对该装饰公司下达《劳动保障监察责令改正决定书》并张贴于公司大门口,但张某一直未按规定进行改正。同年4月,张某获得门面房租金35000元,并将此款用于成立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仍未支付其所欠万某等员工的劳动报酬,直到去年7月16日,被公安机关抓获。去年8月16日,公安机关依法扣押被告人张某7万元用于支付员工工资。庭审中,被告人张某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