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打造8条特色绿色景观廊道
作者:nancy
内容:
到2017年底,马鞍山将紧扣“山水”这一主题元素,建成长达260公里“山水相连、绿城交融、文化相伴”的绿道。届时,由8条特色主线构成的绿色景观廊道将贯穿全市,城区的休闲空间将会进一步拓展,城市的生活环境将会进一步改善,诗城的独特魅力将会进一步彰显。
■4年时间完成绿道建设
据马鞍山市住建委相关人员介绍,马鞍山计划用4年时间建成贯穿全市的绿道260公里,2013年在主城区已建成四条绿道示范段,2014年已建成市域绿道近60公里,到2017年底将完成绿道建设任务。
马鞍山绿道将由市域绿道和城市绿道构成,以市域绿道为骨架,以城市绿道为补充和延伸,形成“组团式、网格化”的总体布局结构。
马鞍山城市绿道将由“一链四环、多廊分片”构成,其中“一链四环”为公园链和中心城区的中心绿环、秀山山水绿环、采石公园内部公园绿环及濮塘景区绿环,“多廊分片”为湖南路绿道、九华路绿道、毓秀路绿道、东部环路绿道、湖东路绿道、龙川路绿道及分布于各居住片区的社区级绿道。
在绿道建设中,市园林部门不仅要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享受和休闲空间,让游客体验到融入自然和亲近自然的高品质生活;而且还要将文化融入绿道之中,通过绿道串联名胜古迹和遗址等,让人体验到诗城厚重的历史文脉。
■8条主线彰显绿道特色
据了解马鞍山市域绿道将由8条主线构成,每一条主线绿道都各具特色,其中东西走向的有三条,南北走向的有四条,还有一条为环形绿道。
三条东西走向的绿道:1号绿道为运动养生线,以休闲运动温泉养生为主要特色,将串联濮塘景区、中心都市区与和县温泉度假区,线路走向为省道206、滨江快速路、马和汽渡、联合路、化工路、天门大道、江东大道和旅游大道;2号绿道为历史人文线,以历史人文为主要特色,主要串联横山景区、博望区、中心都市区、江心洲生态区、和县县城与含山县县城,其中包括采石景区与陋室景区等重要的历史人文景区,线路走向为马博快速路(省道303)、采石河路、天门大道、九华路、滨江快速路;3号绿道为山水生态线,以山水生态体验为主要特色,主要串联石臼湖湿地生态区、李白大青山景区、当涂县城、江心洲生态区、和县与含山县,其中包含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重要的生态区域,线路走向为宁宣快速路、沿姑溪河、天门大道、釜山路、滨江快速路、龙山大道、省道226和县道016。
四条南北走向的绿道:4号绿道为田园风光线,以山水田园体验为主要特色,将串联濮塘景区、大公圩区田园风貌区,主要是有效连接中心城区与当涂县,线路走向为凤凰湖大道;5号绿道为山水诗词线,也是省域绿道江南线,以山水诗词为主要特色,将串联中心城区、当涂县城和李白大青山景区,线路走向为天门大道、江东大道;6号绿道为滨江风貌线,也是省域绿道江北线,以滨江风貌为主要特色线路,走向为滨江快速路;7号绿道为遗址探寻线,以遗址探寻为主要特色,主要依托含山县西侧山体布局,串联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与北部温泉度假区,线路走向为省道226和温泉旅游线。
一条环形绿道:8号绿道为绿洲湿地线,将贯穿整个江心洲生态旅游区,是长江两岸山水文化旅游带的核心区域,线路走向为环江心洲堤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