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工程建设,是我市主抓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今年,我市将采取“十大举措”,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树立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新标杆,不断提高蔬菜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效益,丰富市民的“菜篮子”。
培育蔬菜新型经营主体。依托优秀骨干农业经营主体,建立2-3 个蔬果产业创业孵化基地,培育一批蔬果生产经营创业者。在培训、技术、项目、信息等方面支持蔬菜生产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抓好蔬菜标准园创建。引导支持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基地按照蔬菜标准化创建要求,力争全年创建蔬菜标准园8个。
加快蔬菜种苗基地建设。扩建和县绿缘蔬菜种苗繁育中心,推进和州蔬菜集团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推广蔬菜穴盘集约化育苗技术,推动蔬菜育苗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发展。着力提升蔬菜生产设施水平。加块蔬菜棚型改造,实现蔬菜生产设施更新换代,新增标准大棚2000亩。
推广蔬菜种植新技术。推广蔬菜优良品种、集约化育苗、防虫网、黏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避雨栽培、防雾滴棚膜、膜下滴灌、高温闷棚等农业部重点推荐的十项实用技术。打造精细蔬果观光走廊。重点建设206省道蔬果观光走廊,将蔬菜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模式等依托走廊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建成集绿色蔬菜生产、高效栽培展示、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生态走廊。
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蔬菜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农药等投入品质量及使用监管,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进入蔬菜生产领域。
开展蔬菜节本增效生产示范。积极示范推广节水、节肥、节能、省工为重点的设施栽培模式,加快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设备应用。
建立蔬菜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立蔬菜APP 客户服务端,对全市蔬菜生产标准园进行实时监控和蔬菜生产信息服务。
拓展蔬菜产品销售渠道。引导蔬菜生产经营主体与各类流通企业、大型连锁超市开展“农超”对接,利用“淘马鞍山”、“聚农e购”、“邮乐农品”网络信息平台推销本地蔬菜产品。同时,开展农业嘉年华活动等宣传活动,提升我市蔬菜产品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