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大孝星”黄玉兰连续12年陪百位孤老过除夕

作者:孙军
内容:

  2月11日,羊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黄玉兰格外忙碌起来。杀了一头300斤重的大肥猪,起了1000 多斤活鲜鱼,买了120 多份每份价值110 元的传统糕点……

  她和镇敬老院的120 位孤寡老人约定,今年仍和大家在一起吃年夜饭。93 岁的陈宽荣掰着指头算了算,这已是黄玉兰连续12年和老人们一起过大年了。

  老人说,吃年夜饭可是过年最重要的仪式,尽管她是敬老院院长,放弃和家人团聚着实不容易,不是亲人胜亲人啊。

  黄玉兰是当涂县太白镇长江敬老院院长。说起黄玉兰和孤寡老人过大年的故事,可不是吃顿饭那么简单。2009 年的大年三十,下雨之后又飘起了大雪。老人们正在吃年饭,就在黄玉兰作祝酒词时,有位叫刘树保的五保老人突然倒下昏迷了过去,她急忙和同事们把老人抬到房间,拨打了120 救护车。她一直把老人送到了县人民医院住下,待老人病情好转后,又安排专人看护,便回到院里值班。正当新年钟声响起时,从医院里传来老人去世的消息。当时外面雪下得很大,她又急忙赶到医院。为老人穿上寿衣,叫来殡葬车,此时已经到了凌晨三点半,接着把老人遗体送到殡仪馆。

  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她的衣服、鞋子全部都湿透了,手脚都冻麻了,办好所有事情回到敬老院已经是早晨5 点多钟。她打来热水缓解了一下麻木的手脚,6 点左右又来到敬老院五保区,一一叮嘱老人们雨雪天气行走要格外注意安全,随后组织工作人员打扫院内主要通道上的积雪,一直忙到年初一上午十点半才罢手。

  “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了,每时每刻都可能有危急事情发生。越是过年,老人们的情感越脆弱,越要倍加呵护。”说起连续12 年陪同老人们一起过大年,黄玉兰这样解释。黄玉兰有个美满的家庭,丈夫、儿子、儿媳、孙子,三世同堂。每逢过年,儿子这个小家庭只好“移师”丈母娘家,惟有老伴孤单地守着春晚。好在全家人都很理解。“ 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了,到时会把欠下家人的这份过年债加倍还上。”黄玉兰说。

  黄玉兰和孤寡老人过大年故事的背后,并不总是那么沉重。羊年春节,对于胡家宝、芮桂英两位老人来说,可是喜结连理后的第一个大年。64 岁的胡家宝2008 年入院,太仓村人。59岁的芮桂英2012年入院,龙山村人,之前俩人素不相识。渐渐地,胡家宝看上了芮桂英的体贴,芮桂英看上了胡家宝的老实本分。少不成夫妻老成伴,好相互有照应,何况芮桂英身有残疾。看到俩人心投意合,黄玉兰当起了红娘。去年5月29日,两位老人领了结婚证,成为院里第5 对新结成的老夫妻。过年前,老人的新房内安上了空调、冰箱,冰箱内的年货塞得满满的。

  和黄玉兰走在敬老院内,时不时有老人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在黄玉兰眼里,敬老院的老人都是自己的“老上人”(太白镇的方言,是指自己的父母亲或祖辈)。每位老人的姓名、年龄、身体状况、性格,她都记得牢牢的。老人们有什么心里话第一个跟她说,有的老人还把存了半辈子的私房钱委托她保管。为了让老人们吃得好一点,她带领大家积极发展“院办”经济,在敬老院内开辟5亩蔬菜地,种上了黄瓜、西红柿、菠菜、芹菜、葱蒜等,办起了小型养猪场,搞起了鱼塘养殖、豆腐小作坊,日日有新鲜蔬菜,餐餐有荤素搭配。此外,她还办起了平价超市、洗浴中心、理发室、康疗室、标准的大食堂。在老人们吃、穿、住、医、葬的基本问题得到满意解决后,她经常组织老人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丰富了老人们的生活,缓解了他们的孤独感。她被大家推举为“全国十大孝星”、“全国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