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作者:孙军
内容:

  12月19日上午,和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行政会务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全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汇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

  会场内悬挂的醒目标语“只争朝夕、奋发有为,早日把和县建设成马鞍山中心城市主城区;全面转型、科学发展,共同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和县而努力奋斗”,表达了全县人民的共同心愿。

  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应到代表243人,因病因事请假8人,出席开幕大会的代表235人,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执行主席吴桂林、朱来友、陈素萍、周绪贤、戴瑞、魏正文、郑诗海、刘金星、夏迎锋、黄先华、鲍芳、王竹梅、朱公明、王大田、张居发,市委指导组组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剑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吴桂林主持大会。

  上午8时30分,吴桂林宣布大会开幕,会场响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热烈的掌声中,朱来友代表县十五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四个部分: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二、未来五年主要工作;三、2012年工作安排;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朱来友说,2007年以来,县十五届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旱涝雪灾等各种严峻挑战和考验,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呈现出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五年来,县政府致力于争先进位,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致力于转型升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致力于城乡统筹,发展基础不断巩固;致力于筑巢引凤,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致力于创新破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致力于为民谋利,发展成果不断共享。2011年,全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亿元,比2006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3.2%;财政收入9.2亿元,比2006年翻两番,先后突破7个亿元大关,年均增长31.95 %;固定资产投资101.5亿元,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亿元,年均增长17.1%;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6.7亿美元,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7890元,比2006年增加4180元;金融机构存款期末余额121亿元,是2006年的2.5倍。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和示范基地县、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

  朱来友说,回顾过去五年,奋斗历程难以忘怀,发展经验弥足珍贵。五年来,我们在挑战中勇往直前,在逆境中开拓奋进,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才能实现政府的使命;必须牢记以人为本的宗旨,才能形成发展的合力;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的精神,才能战胜前进中的困难;必须树立求真务实的态度,才能开创崭新的局面;必须保持廉洁高效的作风,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

  朱来友说,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也充分认识到,政府工作仍有一些差距和不足,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的县情尚未根本改变;发展要素制约、行政效率不高的瓶颈尚未彻底突破;城乡建设不足、园区功能不强的现状有待进一步改观;社会深层次矛盾凸显,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并着力加以解决。

朱来友说,未来五年,我县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示范区建设、宁马一体化、马芜同城化的深入推进,我县将步入高速公路时代、港桥经济时代和沿江大开发时代。特别是区划调整后,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战略,市主城区将跨江发展,一批重大项目、重要基础设施将跨江布局,我县将真正迎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登高望远,振奋精神,乘势而上,进一步调整提高“十二五”规划目标,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迈出跨越式发展的坚实步伐。

  朱来友说,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目标,抢抓示范区建设和区划调整的重大历史机遇,靠紧马鞍山、做足宁文章,大力推进“三沿”战略,致力建设中心城市主城区和江海联运枢纽中心,着力打造临港加工制造基地、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和温泉度假休闲运动基地,努力实现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人民更富裕、社会更和谐。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3%;财政收入30亿元,年均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310亿元,年均增长25%;进出口总额2.8亿美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亿元,年均增长19%。

  朱来友说,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为五个方面:一是推动全面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把小康社会建设作为下届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力争与全市同步迈入小康社会,五年后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二是依托长江岸线,打造江海联运枢纽中心。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产业,力争五年后,产值突破50亿元。三是立足一江两岸,打造中心城市主城区。围绕全市“1255”城市发展战略,按照中心城市主城区定位,进一步膨胀城区规模,做强中心镇,全面改善城乡面貌。四是坚持工业主导,打造临港加工制造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沿江工业走廊,力争五年后,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五是突出农业优势,打造绿色食品供应基地。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以中西部腹地为核心,建设沿路特色农业,力争五年后,全县农业总产值突破55亿元。六、挖掘资源潜力,打造温泉度假休闲运动基地。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力争五年后,全县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亿元,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县行列。

  朱来友说,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的起步之年。根据中央、省有关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2012年我县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财政收入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计划以内。

  朱来友说,为实现上述目标,县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突出项目建设,进一步壮大经济总量;突出产业集聚,进一步发展新型工业;突出宜居宜业,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突出强农富民,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突出旅游商贸,进一步繁荣三产经济;突出民生民利,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

  朱来友最后说,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做好政府工作的重要保证。新一届政府将认真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进一步增强科学执政能力,强化为民服务理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发扬务实高效作风,努力建设人民更加满意的政府。

  根据会议议程,大会印发了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和县2007-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修编情况的说明、县财政局关于和县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审查批准。

  列席今天会议的有:在我县的省人大代表、原地级巢湖市人大代表;县人武部部长、县纪委、县委各部门和人民团体负责人,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负责人,县政府领导人员及组成部门负责人,县政府直属各部门、县直局级以上事业单位及省、市驻和单位负责人,预备役三营及“两院”负责人,不是县十六届人大代表的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县九届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代表。(刘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