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价成交”成了最近一段时间土地市场的流行语。今年第一季度,马鞍山的土地市场陷入空前低迷,土地交易量萎缩,同时所有土地均以底价成交。随着房地产调控逐渐深入,“底价成交”似乎成为当前土地交易的常态。
据马鞍山易房网不完全统计,3月份,在成交方面,马鞍山共成交地块5宗,总成交面积330.56万平米。其中,商办用地成交2宗,成交面积115.11万平米;工业用地成交3宗,成交面积215.45万平米;住宅用地0成交。全市总体成交金额2.13亿元,商办用地成交金额为1.53亿元,工业用地成交金额0.6亿元。
[page]
底价成交成三月市场关键词
[page]
在开发商拿地颇多顾及的情况下,马鞍山市土地市场呈现低迷状态也在情理之中。在目前的土地市场上,众多开发商要么是由于手上握有土地存货未开发不需要买地,要么是因房地产市场还处在深度调整周期而观望,要么是因嫌地价过高而不愿意买地,要么是由于资金短缺而无力买地,因此宅地出让频频受挫。
除了前几年开发商们较为疯狂的拿地,导致了马鞍山潜在的土地存量较高外,在宏观政策方面,政府调控也没有丝毫放松的迹象,在加上居高不下的地价,这一系列的原因最终导致了开发商们对购买土地有心无力。
2012年全国土地市场以低迷状态拉开帷幕,而伴随土地交易冷清,地价出让的一些新做法和价格调整也浮出水面。从各地政府发布的公告来看,去年四季度至今,全国多个城市在土地出让政策以及价格多方面对楼市政策作出“微调”。3月,合肥市政府宣布实施鼓励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三大土地新政,包括根据不同的物业自行持有比例,在地价上给予5至7折的优惠等条件,旨在鼓励开发商业项目,推动土地出让。除了新推出地方性的刺激政策外,各地政府亦开始调低土地出让价格以促进成交。深圳下调了后海地区两幅商办用地的底价,比去年流标时的底价下调了13%,最终两幅地块均以底价成交。